电影《淑女本色》中伊莎贝尔的自由
一、原著小说中伊莎贝尔对自由的追求
伊莎贝尔出生在美国,自幼丧母,酷爱读书,在父亲“自由式”的教育观念中长大成人,父亲去世后被杜歇姨妈收养并带到英国。伊莎贝尔为自己能够去英国“见世面”而暗暗激动,她知道自己正在开始一次体验社会的未知之旅,她要验证并修正自己从书本中读到的所有知识。
到达英国后,伊莎贝尔在杜歇姨妈的庄园中自由自在生活着,拉夫尔表哥理解并欣赏伊莎贝尔,但由于自己身患绝症,只能化爱慕为支持,劝说父亲留给伊莎贝尔一笔丰厚的遗产,使得伊莎贝尔更加自在地追求自由。邻居沃伯顿勋爵爱慕伊莎贝尔并向她求婚,遭到伊莎贝尔的拒绝。因为勋爵的社会地位和财富让伊莎贝尔感觉到自己的自由被束缚。梅尔夫人表面高雅,内心自私,得到伊莎贝尔的信任后,伙同奥德蒙斯一起设计诱骗伊莎贝尔走入和奥德蒙斯的错误婚姻中。
婚后,伊莎贝尔生活在罗马,很快发现了丈夫的虚伪自私、冷酷残暴以及“半吊子”特征。伊莎贝尔一边与失败的婚姻做抗争,一边在每个周四的晚上召开宴会邀请当地有识之士欢聚一堂,感受古老文明的自由。在与奥德蒙斯不幸的婚姻中,伊莎贝尔试图改变自己,顺从丈夫的束缚,但她与生俱来的自由灵魂却带领她坚持自己的选择。例如,势利的奥德蒙斯想让自己的女儿帕西成为尊贵的沃伯顿勋爵夫人,并要求伊莎贝尔从中帮忙。伊莎贝尔说服自己要按丈夫的意志做事,但在了解到沃伯顿勋爵和帕西其实都不爱对方的事实后,她还是无视丈夫的无理要求,选择了心中的正义。另外,当听说表哥拉夫尔病危的消息后,伊莎贝尔备受打击,决定去英国陪伴表哥走完他人生最后的旅程。但是她的决定遭到了丈夫奥德蒙斯的强烈反对,使得伊莎贝尔左右为难,痛苦不堪。在伤心难过中,奥德蒙斯的姐姐告诉她帕西是奥德蒙斯和梅尔夫人的女儿,伊莎贝尔对奥德蒙斯彻底失望。之后,伊莎贝尔不顾会和奥德蒙斯彻底决裂的后果,毅然回到英国表哥的身边。
小说的结尾处,在拉夫尔?杜歇的葬礼上,一直倾慕伊莎贝尔的美国富商戈德伍德在了解到伊莎贝尔不幸的婚姻后再次向她表白,让伊莎贝尔回到他的身边。戈德伍德的咄咄逼人让伊莎贝尔感到压抑,飞快跑向别处。在奔跑的过程中,她突然感受到自己一直以来所追寻的那种自由,顿时意识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几天后,伊莎贝尔回到了罗马。对于小说的结局,有很多的解释和评论,笔者认为伊莎贝尔在最后选择返回罗马不是对命运的屈服,而是追寻自由的开始,因为逃避困难无法找到真正的自由。
二、影片《淑女本色》中伊莎贝尔对自由的追求
《淑女本色》被公认为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伊莎贝尔的自由灵魂也被妮可?基德曼演绎得淋漓尽致。影片中有三个重要的场景透彻详尽表达了伊莎贝尔的自由灵魂,它们都是伊莎贝尔自己脑海中的想象,分别是:小屋中众男围绕、旅途中爱的召唤和奔跑中自由的回归。
(一)小屋中众男围绕
影片开始的第一个主要镜头是沃伯顿勋爵向伊莎贝尔求婚,却遭到了伊莎贝尔的拒绝。在众人无法理解她竟然会拒绝勋爵求婚的议论声中,伊莎贝尔决定和表哥拉夫尔以及好友斯塔克波尔一起前往伦敦。斯塔克波尔有意撮合好友伊莎贝尔和美国青年富商戈德伍德,并把戈德伍德带到了英国,且安排他们在伦敦旅店的小屋内见面。戈德伍德表达了自己对伊莎贝尔强烈的爱慕之情并要求她许诺在一定的时间内嫁给自己,伊莎贝尔没有给戈德伍德任何承诺并匆匆赶走了他,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幻
电影《淑女本色》中伊莎贝尔的自由(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