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单位: 合同段:
监理单位: 编号: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基础及下部构造
分项工程名称
钢筋加工及安装
桩号及部位
交底项目
桩基钢筋笼制做与吊放技术交底
桩基钢筋笼制做与吊放技术交底
1、钢筋笼制做程序
①设备进场检查,制做钢筋笼的主要设备和工具有电焊机、钢筋切割机、钢筋圈制做台、主钢筋半圆焊接支撑架等。
②根据设计,计算箍筋用料长度、主筋分段长度,将所需钢筋调直后用切割机成批切好备用。
③由于切断待焊的主筋、箍筋、加劲箍筋的规格尺寸不尽相同,应注意分别摆放,防止用错。
④在钢筋圈制做台上制做加强筋和箍筋并按要求焊接。
⑤将加强箍筋按2m的间距摆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对准中心线,然后将配好定长的主筋平直摆放在焊接支撑架上。
⑥将箍筋按设计要求套入主筋进行点焊。
⑦焊接钢筋笼保护层砂浆垫块。
⑧将制做好的钢筋笼稳固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防止变形。
⑨对制做好的钢筋笼应按设计图纸尺寸和焊接质量标准进行检查,不合要求者,应予返工,否则不得使用。
2、制作要求
①钢筋笼主筋,宜采用整根钢筋,如须接长时,采用机械连接。在连接中心至长度为35d(d为钢筋直径)的区域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不得超过主筋的50%。主筋不应在潜在塑性铰区域进行纵向连接,桩顶下10米范围的主筋不得设置钢筋接头。
②钢筋笼加强筋设在主筋内侧,分别沿桩基长每2米设置一道。钢筋自身搭接部分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其中在主筋接头处应设置两道加强钢筋。为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强度为M40的圆饼式液轮砂浆垫块。每隔2米设置一组垫块,每组4个均匀设于桩基钢筋四周。
③箍筋或螺旋筋必须箍紧纵筋,与纵筋交接处用点焊焊接。
④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l0mm;骨架倾斜度±%;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3、钢筋笼的吊放
①钢筋笼分段吊装时,钢筋笼的顶端应设置2~4个起吊点。钢筋笼整体吊装时,应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
②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得左右旋转。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入。
③钢筋笼吊放入孔位置容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④钢筋笼过长时宜分节吊放,孔口连接。分节长度应按孔深、起吊高度和孔口连接时间合理选定。孔口连接时,上下主筋位置应对正,保持钢筋笼上下轴线一致。
⑤钢筋笼全部下入孔后,应按设计及本规范要求,检查安放位置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可将主筋点焊于孔口护筒上,以使钢筋笼定位;当桩顶标高低于孔口时,钢筋笼上端可用悬挂器或螺杆连接加长2~4根主筋,延长至孔口定位,防止钢筋笼因自重下落或灌注混凝土时往上窜动造成错位。
⑥桩身混凝土灌注完毕,达到初凝后即可解除钢筋笼的固定,以使钢筋笼随同混凝土收缩,避免固结力损失。
⑦钢筋笼入孔一般在清孔后进行,若钢筋笼入孔后未能及时灌注混凝土,停隔时间较长,致使孔内沉渣超过规定要求。应在钢筋笼定位可靠后重新清孔。
桩基钢筋笼制做与吊放技术交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