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4 小狗杜克 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4 小狗杜克说课稿
大别山小学张楠楠
评审老师好,我叫张楠楠,在大别山小学担任三年级语文老师,我们都知道: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小狗杜克》。
一、教材分析:
《小狗杜克》是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篇课文是根据同名故事改写的。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课文第1、2节展现了一幅温馨的图画:“暖暖的太阳”、“轻轻的风儿”、“甜甜地进入梦乡”。第3节中的“谁也没有想到”和“竟”引导故事向前发展,终于走到了危机边缘。第4节中,火车“风驰电掣”、司机“拉响汽笛使劲刹车”、一番努力后,火车“怎么也听不下来”,这些情景的描写都渲染了当时紧张的气氛,突出了情况的危急,与故事开始时的温馨形成强烈反差。第5节重点写了在千钧一发之际,小狗杜克赶来。“黑影一闪”、“蹿”、“一口咬住”都写出了小狗行动之神速和不顾一切的勇气。整篇文章刻画了杜克对人的忠义。小狗杜克危急之时能奋不顾身,这来自平日和马丽一家建立起来的感情。从而告诉小朋友们:动物也是有感情的,自然界的一切都不容藐视。
课文通过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反映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如“跑前跑后、丢香肠、撒欢等”文中出现的动词较多而且运用精当:“躺、爬、驶、蹿、咬、碾、拖、轧、奔、趴、吹拂、扒开”等,可帮助学生渐进积累。
学情分析:
经过二年多学习,学生已经明确了预习的要求,并养成了预习的习惯,能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发音,尝试独立完成课后阅读练习,对文体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认识,但是在有感情地朗读和重点句子的含义和用法的理解方面还有所欠缺。
教学目标:
根据本套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课9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有感情地通读课文。体会在否定句中加上“怎么也”的作用。学习使用表示动作的词。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狗杜克在千钧一发之际,从铁轨上救出小尼科的故事,懂得“狗是人类的好伙伴”这一道理,并能做到爱护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语言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集体讨论法:针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
语言训练要落到实处,必须结合课文内容,步步深入,同时也可以把前后知识点进行组合,例如:在理解句子的句意时,抓住关键词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把句子意思理解透彻。课文一开始展现了马丽与杜克的情谊,为后面的奋不顾身救尼科埋下了伏笔,通过
“风驰电掣”“可火车怎么也停不下来”烘托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在理解词语时,可以先重点突破不理解的字或关键字,如“风驰电掣”的“掣”、“

14 小狗杜克 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