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桂林山水作者陈淼作者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的方法生动形象地.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复习
班级姓名

1、古诗词三首
(1)《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
诗中最能体会到诗人孤独心情的诗句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2)《望洞庭》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诗人以轻快的笔触,描写了洞庭湖秋天夜晚的景色。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3)《忆江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忆江南”是词牌名。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思念的感情。
(4)《独坐敬亭山》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望洞庭》大意: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2、《桂林山水》作者陈淼
《桂林山水》作者陈淼,作者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
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用“感觉不到流动”突现“静”;用“能看见江底的沙石”体现“清”;用“一块无瑕的翡翠”形容绿,而后以自己坐在木船上的感觉,再现漓江之水的风姿。
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其中运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形容,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
桂林山水真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这幅画中有山、水、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等景物,让人产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①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无瑕的翡翠”是说十分纯洁,没有任何斑点的绿色宝石。为什么把漓江水比作是“无瑕的翡翠”呢?这是因为漓江水深、水清,水深使水面呈现绿色,加上两岸青山的映衬,更是一种深绿的颜色。由于水清、水绿,映入作者眼帘的漓江水似乎是一块纯粹的碧玉。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与珍爱之情。
②……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这句话写出了桂林一带的山别具一格,山与山之间是各不相连,自成一峰,给人的感觉是拔地而起,正如文中以新生的竹笋为喻,好像是从地下突然冒出来的感觉。山的形状各异,

桂林山水作者陈淼作者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的方法生动形象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2975922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18-08-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