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艺术品还值得投资吗
2016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约110亿美元,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中国论文网/3/view-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特别是2009~2011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经历了高速发展。单是艺术品拍卖,其成交额从2005年的18亿美元增长到了2016年的75亿美元,而2011年的成交额达到顶峰,为152亿美元。2005~2016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长如图表所示。
虽然2012年以后,由于监管、宏观经济,以及反腐等一系列原因,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进入了一个下跌与盘整的阶段,但到了2016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仍然以接近110亿美元的总规模(其中,艺术品拍卖占到了7成多,其余是画廊等零售交易),与美国、英国一起雄踞全球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前三名。
艺术品可否作为一个投资工具?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艺术行业及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士对此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答案。然而不管有着怎样的感情因素,艺术品作为一种“可投资的另类资产”受到了日益密切的关注,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通过对2004~2016年雅昌“近现代名家指数”以及相同时段的上证指数和恒生指数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此期间,以雅昌“近现代名家指数”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回报,远远高于同期的证券市场。相比于上证指数在此期间80%的增幅,雅昌“近现代名家指数”中的代表艺术家(如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等)的作品在此期间的平均回报达到8倍左右的涨幅(张大千的作品平均交易价格达到了10倍的涨幅)。
中缓,这确实使很多人对这个市场失去了信心。那么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未来究竟会如何?我暂不轻下结论,而是提供一组数据以供大家思考。
首先,来看中。根据《2015 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2015 年中��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总量约 25万件,其中单价超过 100 万元的高价艺术品约4000件。在过去的5年中,成交总量在25万件至36万件之间波动,而其中高价位的艺术品的成交量在5000件的量级徘徊。虽然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一定数量的仿造品,但艺术品市场供应量的提高相对缓慢,本质上是由艺术品(特别是“精品”)本身的相对“稀缺性”所决定的。未来成交总量也许会因为市场格局的变化(比如当代艺术品所占比例的提升)而有所增加,但是艺术品市场中“精品”的供应量快速增加的可能性并不高。
其次,来看需求层面的相关数据。根据与艺术品行业同行的讨论估计,中国艺术品市场目前“活跃”的客户(指每2~3年会有艺术品买卖交易的客户)有10万~15万人,而年均交易100万元以上的客户(所谓“高端艺术品收藏家”),不会超过1万人。可以将之与中国的富豪人群(或称“高净值人群”)的规模对比分析。据贝恩(Bain Capital)公司的估计,2015年中国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高净值人士”超过120万人,且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加,而其中可投资资产超过5000万元的“超高净值人士”约有16万人。根据经验,假设“5000万元”可投资资产是迈入“高端艺术品收藏家”的门槛,通过对比可以判断中国的“超高净值人士”中艺术品收藏的渗透率目前还不到6%,而这16万“超高净值人士”手中的可投资资产规模高达18万亿元,因此,可以看到2016
未来10年艺术品还值得投资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