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世界军事情况
世界军事是国际上一切与战争或军队建设相关事项的统称,它随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第一节世界军事格局与特点
两极体制解体导致军事力量对比失衡,美国成为当前惟一能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使用军事力量的超级大国;但世界战略力量多级化趋势正在发展,各种新安全结构正在建立和完善。
1、走向多级化
美国成为世界上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具有全球影响的惟一超级大国,拥有一支全球进攻力量,有世界上最强的三位一体核进攻力量,具有很强的远程精确打击、隐形攻击、电子战、联合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其“一超称霸”局面将保持相当一段时间。为确保这一“领导地位”和巩固“即定的世
界政治和经济秩序”,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各种名义在世界各地使用军事力量明显增多。利用其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加速新军事革命,加快武器装备研制和更新,以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军事技术差距。2002年《国防报告》中,首次将“内部冲突”和“人道主义”灾难列为现实威胁(新干涉主义)。《2020联合构想》中提出美军首要任务是实施并打赢同潜在敌人进行的“国家战争”。
★几乎所有国家都不赞成建立以“美国为轴心的世界”新格局;美国面临众多国内社会和经济问题;★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挑战和制约美国的“世界新秩序”;★世界矛盾尖锐复杂,美国不可能包揽一切问题。
2、安全威胁更加复杂多变
领土争端和资源(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争夺明显增多。★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如英阿马岛争端,希腊与土耳其领土争端,伊朗与伊拉克领土争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领土争端等,成因复杂,时间久远,屡次冲突,积怨较深。★殖民者为给获得独立的国家制造麻烦而留下的领土纠纷,如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一些非洲国家间的领土争端等,双方各执己见,长期对峙甚至诉诸武力,某些国家从中渔利。★两极格局解体后新独立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如独联体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前南联盟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
★新国际法出台前后引发的国家间领土争端,如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制定过程中及其批准生效后,一些国家开始对某些海洋岛屿提出主权要求,甚至对别国已拥有明确主权的岛屿提出主权要求,从而引起争端。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及其引发的海湾战争是地区强国与西方大国为争夺世界石油控制权进行的战争;厄立特里亚与也门为争夺哈尼什群岛兵戎相见,是为了争夺该岛丰富的石油、硫矿和渔业资源;秘鲁与厄瓜多尔在孔多尔山的边界冲突是为了争夺该地区丰富的黄金、石油和铀矿资源。国际经贸冲突和金融危机导致国家间关系紧张。
民族矛盾不断加剧和宗教纷争更加公开、尖锐和国际化。★冷战时期遗留的民族矛盾继续和延伸。★两极格局解体导致的民族分离主义(对二战后期划定的国界和强迫归属产生逆反和否定心理)。★极端民族主义抬头(企图恢复历史上曾有的民族国家)。
★各宗教之间纷争,如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印度教等各大宗教之间的纷争。★宗教与世俗之间纷争,宗教人物主张用宗教统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内部各派纷争,各教派对教义的解释不同,常常导致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
美军倡导进行新军事革命,强调高技术提高战斗力,将工业时代的武装力量转变为信息时代的武装力量。俄军要求用最新科技成果、最新工艺和最新材料研制新一代武器装备。法、德、英等国不遗余力地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中东国家自海湾战争以来,每年花费400多亿美圆购买高技术武器。印度、韩国、东盟各国大幅度增加高技术武器装备投入的军费。日本每年投入100多亿美圆采购高精尖武器装备,使其技术装备水平居亚洲之首。
★政治强权有所发展。1999年3月至6月的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以“人道主义”为借口发动的战争。
★军事干涉更加频繁。自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美均每年5次以上,大大的超过“冷战”。“维和”、“禁飞”、“禁航”等手段干预。
★经济制裁逐渐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几乎在每一次重大的国际对抗与冲突中,都使用经济制裁与封锁手段,或以经济利益为交换条件,逼迫对方让步。美国在与伊拉克、伊朗、利比亚、古巴、南斯拉夫等国对抗和冲突中进行经济制裁和封锁。而且干涉同这些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的所有国家的内政。遭到包括其盟国再内的世界各国的反对。
世界军事情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