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课堂实录.doc《捞铁牛》课堂实录
教材: 人教社六年制第七册《捞铁牛》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7课《捞铁牛》(板书课题),注意捞字读一声。大家一起读课题。
插评:教师这样开题目标集中、不拖泥带水,而且要求具体、言简意赅。
生:(齐读)捞铁牛。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分为了四段,老师请四名同学一人读一段,谁愿意读?(指名)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中讲到的铁牛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要捞它们呢?
生甲:读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
生乙:读第二段。(第三自然段)
生丙:读第三段。(第四、五、六自然段)
生丁:读第四段。(第七自然段)
师:好,这几个同学读得都非常认真,谁先来说一说铁牛是做什么用的?
生:铁牛是拴浮桥用的。
师:那为什么要捞铁牛呢?
生: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浮桥,铁牛陷在了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浮桥需重修,所以人们要捞铁牛。(师板书;陷进淤泥)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读书,知道了铁牛是做什么用的,人们为什么要捞铁牛。那么下面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呢?
生: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生:是用什么方法把铁牛捞上来的?
生:为什么不把铁牛放在船上拉回来?
师: (明确目标)同学们这些问题提得都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和尚究竟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的,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懂了第一段,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第二段,最后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呢?那就是合上书,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能在我们脑海中出现,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自己大声读吧!
插评:这两段话略显长了一些,语言似可精简为一段话。
生:(大声读这一段)
师:现在先请同位两位同学互相说一遍,看谁说得最好。
生:(同位同学练习)
师:谁愿意给同学们说一说?
生:和尚先请一个熟悉水性的人潜入水底,看一看铁牛沉在哪儿。然后准备两只大木船,船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紧,搭个架子。最后请一个水手用很粗的绳子拴住铁牛。
师:这段写捞铁牛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那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地说一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了和尚做准备工作。
生:这一段主要写了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师板书;准备工作)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就是这一段的段意。我们通过认真读书,知道这一段中的四句话都是写和尚做的准备工作,所以同学们把段意概括为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由此可见,认真读书,了解内容,然后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师:还有一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概括这一段段意。请同学们默读一下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我们可以结合这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来概括第二段段意?
生:我们可以结合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准备工作做好了来概括第二段段意。
师:对,谁来试着概括一下。
生:和尚做好了捞铁牛的难备工作。
师:真好!所以,我们读书时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
师:谁再来把第二段内容读一遍,我们看一看课文中运用了哪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请同学们用
《捞铁牛》课堂实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