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鲜食糯玉米育种目标和方法.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种业前瞻
鲜食糯玉米
育种目标和方法
薛林印志同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胡加如
鲜食糯玉米是指以收获青嫩果穗直接蒸煮食用或度大、糊化温度低�食用消化率高�从而决定了青果穗食
用于速冻保鲜、制作食品的糯玉米�优质糯玉米青果穗用时的黏软可口特性。支链淀粉染上稀释过的碘溶液
食用时�籽粒黏软清香、皮薄无渣、口感优良、营养丰富�时�形成碘�淀粉复合物�出现红棕色染色反应�直链淀
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益较高�又粉用相同方法处理后�则出现蓝黑色染色反应。应用该
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糯玉米鲜果穗加工因投资少�收染色反应可证明�糯玉米花粉和胚乳中含有支链淀粉。
效快�引起不少企业家的关注�从而使我国鲜食糯玉米�鲜食糯玉米育种现状
的育种、生产和产业化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也很高。在
�糯玉米的起源及特性美国�糯玉米主要用于加工�育种和生产始终与用作工
���起源糯玉米是玉米传入我国后�由于广西、云南业原料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其品种大多属专
一带的傣族、哈尼族有喜食黏食的习俗�在长期的栽培用深加工型�不宜作鲜食用。
实践中�选择粘食型玉米突变体培育而成的。����年上我国是糯玉米的起源地�栽培历史悠久。长期以来�
海传教士�������将糯玉米带到美国�由此传播到世界生产上种植的多是农家种�其果穗小、抗性差、产量低。
各地。��世纪��年代有少数育种机构尝试进行糯玉米杂交
���特性糯玉米是受隐性突变基因������控制的一育种研究�但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未能系统深入进行。
个普通玉米突变类型�基因位于第九染色体�位点�����到了��世纪��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
该基因能阻止合成直链淀粉�在胚乳中形成����的对鲜食糯玉米需求的不断增加�大批科研院所纷纷开展
支链淀粉。糯玉米籽粒表现为不透明状�色泽晦暗似石鲜食糯玉米育种工作�陆续育成一批新品种�如苏玉
蜡�故又称蜡质玉米。�糯��号、中糯�号、渝糯�号、垦黏�号等。迄今�我国
糯玉米胚乳中的支链淀粉吸水量大�膨胀性强、黏育成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已达���多个�这些品种有白
糯、紫糯、黑糯、黄糯、彩糯及甜糯结合型等�生育期早中
作者简介�薛林��������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晚均有�产量和品质差异较大。
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苏玉糯�、�、�、�、��号等国审鲜食糯玉米品
种选育工作�其中苏玉糯�号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为目前�我国生产上应用面积最大、推广时间最长的
国家东南和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区试对照品种。糯玉米品种是苏玉�糯��号�该品种由江苏沿江地区农
北京农业����年��月中旬刊!"
种业前瞻
科所利用改良糯质自然授粉品种选系技术和方法育成。�鲜食糯玉米育种方法
其鲜食品质极佳�产量较高�在众多推广糯玉米品种中���自交系选育原则及方法
居于领先地位�先后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选育原则选系基础材料的组配是玉米杂交育种
省南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国家东南区试、黄淮海区的关键步骤�鲜食糯玉米不仅对产量有较高的要求�对
试以及江苏等周边省市鲜食糯玉米区试的对照品种。近果穗外观和口感也有特殊的标准�在

鲜食糯玉米育种目标和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