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皮球浮上来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
2、进行发散思维练习,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说句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知道皮球浮上来的原因
教具准备:课件、乒乓球、量筒、水、皮球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
(出示皮球)同学们,玩过皮球吗?想玩吗?玩皮球时你感觉怎么样?我看出来了,大家和我一样高兴,接下来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共同学习第五课《皮球浮上来了》。来,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吧。(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了解课文内容。
1)首先跟老师读一下课文。
2)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坐着读、带着动作读都可以,让老师听到读书的声音好吗?
3)抽读课文。(评价:学生评、老师评)
2、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1)课件出示:歌曲。孩子们在大树下玩球。
a:看图:什么地方?谁在大树下?(板书:孩子)几个孩子在大树下干什么?(板书:拍皮球)你会拍皮球吗?一起做个拍皮球的动作。
b:这里用了一个新句式: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c:师领生看图说句子:几个孩子在大树下拍皮球。
d:师引导学生利用新句式说句子: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在教室里干什么?
一起完整地把句子说出来:我们在教室里学习。(上课)
e:启发学生自己说句子:我们在什么地方做操?谁在操场上干什么?谁在教室里干什么?老师在办公室里干什么?妈妈在家里干什么?(充分利用生活常识)
f:看图,他们玩得高兴吗?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再读一下这句话。
2)他们正玩得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呢?女同学读一下课文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说一下,他们读的好不好?你们再来读一下)读了这句话,谁知道皮球在什么地方?(板书:树洞)皮球为什么是跳到树洞里了。而不是掉到树洞里的?(找同学拍皮球演示一下:轻轻一拍就跳起来)
3)想不想把皮球拿出来?
a:课件出示同学们趴在洞口往里看,他们把球拿出来了吗?为什么?读第三句话。(板书:拿不出来)皮球拿不出来他们心里是不是很着急?带着急切的心情把这句话反复读一读,好吗?
b:抽同学读
c:看同学们读的这么好,我也想读,给我这个机会好吗?(师读)我读的好吗?想和我读的一样好吗?老师是边读边想着当时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着急的心情,不信你试试,你也能做得到。(生自己读)
4)皮球掉到树洞里拿不出来了,怎么办呢?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把球拿上来呢?(引导学生说和做。)
5)课件出示图: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他用盆打来了水,)(板书:水)把水灌到了树洞里,结果怎样呢?(水灌满了,皮球浮上来了)(板书:皮球(浮上来了))皮球浮上来了,孩子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拿到了皮球让他们高兴,还有什么事让他们感到高兴呢?(遇到困难他们害怕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用水把皮球从树洞里浮上来了,拿到了皮球,问题解决了,心里高兴。(板书:动脑筋想办法)现在让我们带着成功后的喜悦心情读一下课文的第二段。
你来试试。(抽生)
指导学生读:皮球浮上来了。(高兴地心情。注意语气:要读的轻快一点)
谁再来试试?
读得好,能领大家读读吗?
6)下
小学语文《皮球浮上来了》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