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长子网掩码和路由聚合在网络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硕博网文章来源:中华硕博网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3
中华硕博网()全球500所高校指定报名中心--变长子网掩码和路由聚合在网络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网络设计师而言,构造一个运行良好的网络要面临很多挑战。在一个大型的,层次的,可伸缩的网络中,一个精心规划的IP地址分配策略和适时的路由聚合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网络建立在有类别地址的基础上(A,B,C类地址)。早期的路由协议,如RIPv1,IGRP出于节省带宽的考虑,在路由更新时不传送子网掩码信息,因此在网络信息传输时需要对子网掩码做一些假设。
,则该子网使用接收端口的掩码配置。
,则传送路由器自动在主类别网络边界执行路由聚合,并只传送经过聚合的路由。
图1
如图1,网络中有三台路由器:A,B,C,均运行RIPv1路由协议,RIPv1是有类路由
协议,路由更新中不传递子网掩码信息。(不包括子网掩码),.,--使用的是B在S0端口的掩码/16。,由于B,,,,,.,使用的是主类别网络默认的掩码(A类地址/8位,B类地址/16位,C类地址/24位)。
图2
如图2,,即/24位掩码,,因此也会使用/24位掩码,从而产生了一条错误的路由记录,。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必须约定,同主类别网络的子网必须使用相同的掩码。新约定又带来了新问题,即同主网络下地址无法有效的分配。
图3
如图3,假如某局域网上使用了27位的掩码,则每个子网可以支持30台主机(2^5-2=30);而对于WAN连接而言,每个连接只需要2个地址,理想的方案是使用30位掩码(2^2-2=2),然而同主类别网络相同掩码的约束,WAN之间也必须使用27位掩码,这样就浪费28个地址。另外一个是不连续地址的问题。
图4
如图4,根据前述约定,路由在经过不同主网络边界时会自动聚合到主类别地址边界。.,由于经过不同主类别地址,所以会自动聚合,;同理,.,。这样,对于B而言,
路由聚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