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如何写好“点亮心灯”命题作文
教学难度:运用学习过的命题方法指导审题
“点亮心灯”作文指导
学生习作中的不足
1、不能明白“心灯”寓意 2、没有扣住“点亮”,以致偏题 3、大部分学生不能运用“化意为象法”,没有把“心灯”具体化。 4、自己的感受不够深,联系生活又不够,所以文章没有深度。 5、几乎不会写记叙文。
学生习作中的不足
出现的误区
其一,只关注“心灯”的含义,而忽视“点亮”的作用。可能有的同学在文中会大量援引诸如司马迁受宫刑隐忍苟活而著《史记》,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献身科学一生终获两次诺贝尔奖等事例,说明“心灯”于人之重要,而在文中较少论及“点亮”的要义——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也即只看到名人伟人成功的辉煌而看不到他们成功背后的艰辛和汗水。如果这样行文,自然有悖命题原意,而文章的论述深度和思想境界,当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其二,泛泛谈共性化的认识,缺失联系自我的个性化感悟。题目中“对‘心灯’你有何感受和体验”一语导向明确,它要求同学们在行文时不能只是滔滔不绝谈论他人,而必须联系自我,说出自己对“心灯”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一点,是常常容易被同学们忽略却是行文中必须关注也必须突出的重要内容。
审题提示:这次作文属于命题作文。
探究寓意法:“灯”可以驱赶黑暗,照亮前行的路。那么,“心灯”,即“心灵的灯”,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比喻可以驱赶心灵黑暗,照亮人生前行之路的事物。“心灯”可以是父母及老师的鼓励,自然之物给你的感悟,自己精神世界中的理想、诚信、宽容、善良、坚强、关爱、追求、希望、自信、淡泊名利、爱国——都是能照亮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盏明灯!。“心灯”就是人一辈子的追求,就是总是与你相伴的信念,就是人们嘴上常说的理想。
下笔行文
1、记叙文,可以用增补信息法: (1)谁来点亮?可以是自己,父母、老师、同学、陌生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2)点亮谁的心灯?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 (3)点亮什么样的灯? 如:老师为我们点亮知识之灯;母亲为我们点亮信心之灯;挫折为我们点亮动力之灯;失败为我们点亮成功之灯。
2、议论文 (1)递进结构 提问:①心灯是什么?(前面已经分析) ②为什么要点亮心灯? ③怎样点亮心灯? (2)并列结构 ①点亮心灯是什么: 点亮心灯是播撒你的爱心; 点亮心灯是坚定你的信念; 点亮心灯是坚持你的理想。
②为什么要点亮心灯? 点亮心灯,能拨开心灵被嫉妒、羡慕、鄙视、自私……所环绕的阴云,感受生活的美丽; 点亮心灯,看清现实,看清前方的路,明确前进的方向; 点亮心灯,在名利、地位等种种诱惑面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坚定地走向光明大道; 点亮心灯,照亮生命,不受命运的摆布,作自己的主人。
③怎样点亮心灯? A点亮心灯需要不畏艰辛的勇气; 点亮心灯要有永不言弃的精神; 点亮心灯需要耐得住寂寞。 B要正确认清自我; 要有勇气和信心; 感受生活,领悟生活
优美语段
1、 世事流转,心灯长明 2、 浩瀚的历史长空,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那是星星吗?不,那是我们的前辈点亮的心灵之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恩之灯;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之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之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之灯…… 3、“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屈原点亮我忠贞爱国的心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点亮我自信的心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点亮我爱国的心灯。
优秀范文
点亮心灯
父亲用父爱的温暖为我三年高中的茫茫征途点亮了一盏心灯,让我在遥遥无期的辛苦中不再孤独。
点亮心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