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论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作者:李硕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4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以及社会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解决好这个问题,既能有效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也能真正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的实力发展[ 部分观点取自于孙宁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 201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
一、关于大学生-——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在以前不同程度上也划分过一定阶级、一定人群,但还没有把大学生纳入其列,但随着这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的日益加剧,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并引发了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徐州师范大学美术系杨在华教授曾在《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现状及对策分析》一文中就提到:自从200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个概念以来,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对“弱势群体”予以界定。认为,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在高校中由于性别、经济贫困、生理残疾、心理障碍、竞争失败等原因而处于不利境地、并且出现了学习、生活、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如女大学生、贫困生、残疾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容貌不佳的“丑生”等等均属于“弱势大学生群体”。在“毕业即失业”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现状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问题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就连续八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 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2010年631万、2011年660万、2012年680万、2013年699万、2014年727万[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
//l/c/2014gxbys/],从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毕业生的人数程猛增趋势,而据教育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仅为33%,加之以往毕业还没有就业的学生,可谓形势异常严峻,如此庞大的基数已形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以往的毕业生还没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之下,又一拨的人群又加之到来,紧缺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上更显得前仆后继。虽然许多的企业面临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岗位都是普工岗位,整个社会都
在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从基础干起,但这又与上学最终的初衷相违背,从而甚至形成了教育无用论的局面。以至于他们高不成低不就,从而走向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
三、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一)大学生就业观束缚于传统观念,就业市场化意识薄弱
一方面,“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
论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