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节点中寻找光亮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60集电视连续剧《老农民》是由张新建执导,高满堂编剧的向中国8亿农民致敬的力作。全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乡土中国”的历史图景:那个在中国北方一个叫麦香村的地方,自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到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制、取消农业税,一直到2008年发放土地使用证,展现了中国60年来农村巨变和农民命运的变迁。
一、在困境中发展的农村题材电视剧
回顾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几十年,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电视剧创作的一个类型在整个电视剧发展中涌现出了较多优秀的作品,以《蹉跎岁月》《今夜有暴风雪》等以知青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电视剧首开新时期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先河。随之而来的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出现的,被誉为“农村三部曲”和“女人命运三部曲”的《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这三部电视剧不仅人物朴实自然,而且语言极具地方色彩和农村气息。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精神文化享受,也表现了中国农村和农民正在发生的精神改变,即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农村一些传统的旧观念依旧像篱笆、辘轳,像网、像井一样束缚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女人的思想。只有冲破传统旧观念的束缚,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正是这些优秀的作品,集成了中国电视剧关注农民命运、推动农村改革、传播现代文明的传统。[1]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经历了山乡巨变之后的农村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不仅数量上减少,而且创作方法也明显带有模式化的倾向,更多的表现为天灾人祸、插科打诨、谈情说爱的滑稽、媚俗之风,农村和农民的形象失去了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这种对农村、农民不负责任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农村电视剧的走向。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不断成熟的进程中,农村题材电视剧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发展的瓶颈。
然而,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历史发展不可逾越的关口,在这样的历史性要求面前,中国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已经不可避免的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遭遇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农民工命运以及农村社会公平意识等重建等问题,这些都是三农问题的重点,也是艺术创作者关注的视角。随之而来,产生了一些有特点的作品,如《马向阳下乡记》《幸福生活万年长》《小麦进城》《平凡的世界》《当家的女人》等剧。它们或通过城乡交流与互动展现当代农民的积极心态,或通过正视三农问题来倡导依靠农民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或通过小家庭的喜怒哀乐来表现时代的变化,为我们呈现了不同风格、不同景象的农村生活图景与农民精神变化的心路历程。
《老农民》正是这些作品中的一员,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优秀农村题材剧稀缺的现状。它以主人公牛大胆和地主儿子马仁礼的经历为线索,讲述了从1948年到2008年中国农村社会阶层、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精神价值观的演变。
二、历史节点下中国农民从苦难到乐观的奋进史
《老农民》讲述的是以“牛大胆”为代表的农民,历经土地改革、农村互助、大跃进、包产到户一直到2008年农民取得土地证的曲折历程,整部电视剧没有回避任何历史节点,以历史的纵深感和现实的广度,生动讲述了中国农民四个重要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让
在历史的节点中寻找光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