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近几年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主要从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主要从高校毕业生本身、经济发展及相关政策这些方面提出建议缓解就业难状况。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职业定位;就业需求;就业扶持政策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14-02
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含义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个人层面。一个人只有实现了就业,才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养家糊口,才有基本的社会保障。二是国家层面。就业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充分就业是国家富强、民众富足的前提和保障。所以说就业乃国计民生之根本。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直持续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近几年比较突出的问题,2013年更是被媒体称之为就业最难季。
一、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分析
(一)2013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据统计,2013年青岛市高校毕业生为15218人,其中男性高校毕业生为6962人,女性高校毕业生为8256人。未就业人数为616人,其中女性高校毕业生为410人,占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三分之二(详见图1)。从数据来看,%,%。其中女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大于男性高校毕业生。
(二)非国有企业成为就业的最主要渠道。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来看,2013年就业总数为14602,其中在非国有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达到6819人,%(详见图2)。总体看,非国有企业吸纳了近一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主渠道作用更加凸显。
(三)灵活就业作用愈来愈明显
灵活就业作用愈来愈明显,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为4554人,%(详见图2)。调查发现,不小90后大学毕业生们没有和同龄人一样步入“朝九晚五”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开始以灵活就业方式应对就业形势。常见方式有当翻译、做自由撰稿人、开网店、当管家、全职做家教开补习小班、教钢琴、教羽毛球、教游泳、摆地摊……工作不再限于投奔企事业单位,方向不在限于考研、考公务员。李晓露是山东大学财经专业本科毕业生,她表示,自己喜欢尝试不同角色,对目前生活满意度达到99%。她最忙的时候是双休日。周六,她给三个学生做家教;周日,她还在两家培训学校做兼职讲师。她平日还会不固定地接手一些自由度较大的工作,比如为大公司填写一些申报材料、做自由撰稿人等等。每个月收入4000元左右。
2013年青岛高校毕业生男女比例(图1) 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图2)
二、高校毕业生求职碰壁的主要原因
(一)好高骛远、期望过高
有的高校毕业生对工作岗位期盼太高,又想工资高,又要工作舒适、稳定,不愿意到基层、到一线去锻炼。其结果可想而知。
(二)能力有限
有的高校毕业生本身的学识、能力有限,根本不符合单位的招聘要求,不能胜任相应工作,所以求职之路就更加艰难。
(三)适应社会能力差
有的高校毕业生初出校门,适应社会能力差,团队协作能力差。不适合社会的竞争环境,缺乏竞争力。
三、关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几点建议
要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能单单从一方面寻求答案。笔者认为这其中主要应该牵扯高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