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古诗词中自由穿行.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古诗词中自由穿行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无尽的语言魅力。在语文教学中将古诗词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丰厚其心灵感悟,让知识与精神和谐共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古诗词运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4-0062-02
作者简介:周习云(1980―),女,江苏海安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双溪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琅琅上口的语句,修远厚重的底蕴,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独特的体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穿插古诗词,会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中,发展具有古典特色的审美情趣,培养敏感而又灵动的情绪感悟,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激活体验――穿行于文本与生活之间
古诗词洗练、浓缩的词句,蕴藏着诗人对生活的感触。有一部分诗词,它们就来源于平凡而又普通的生活场景,反映了日常作息中或温馨、或喜悦、或悲伤的情感因子,极抽象而又传神地勾勒出了生活中那些常见的情景。在课堂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吟诵相关的古诗词,画龙点睛地为文本标上精简、鲜明的注脚,凸显本阶段文本教学的关键,使得课文中描绘的生活与学生更加贴近,促使学生激活自身的相关生活体验,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嫦娥奔月》一文时,当讲到嫦娥飞上月亮后,笔者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嫦娥在月亮上该是多么思念后羿?当后羿在月圆之时仰望天空又该多么思念他的妻子?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经历,说一说会在团圆时刻想念谁,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适时地吟诵“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突出诗句中“倍”字所透露出的无限思念之情。
再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剪枝的学问》一文,笔者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当你看到那一个个光鲜红润的桃子时,你还会想到什么?有学生想到了王大伯辛勤劳动、挥洒汗水为桃树剪枝的情景,并吟出《悯农》一诗。笔者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劳动时的模样,激发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和懂得感恩的情感。
二、提升内涵――穿行于情操与涵养之间
“文章不是无情物”,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而充沛的情感,这些情感背后充盈着各种崇高和伟大的精神,是一种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正能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怀具有深刻而长远的积极影响。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这其中的价值,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体会文中人物品格,感受人物伟大情怀的时候,以契合主题的古诗词对文本主旨进行进一步的渲染和提炼,在进行文化传承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让他们的内心荡漾起起伏的波涛。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诺贝尔》时的拓展环节,笔者先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他为什么这么做??然后择机点明诺贝尔奖是对世界科学、人文成就的最大认可。在引导学生理解诺贝尔奖的重大意义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学生蓄足情感的基础上念出《杂诗》中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用古人迫切的呐喊和殷切的希望,更深入地体会诗人那种忧国忧民、渴望人才的心情,鼓励学生发奋学习,树立好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抱负。

在古诗词中自由穿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dkcbx0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