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低年级朗读指导策略.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低年级朗读指导策略
摘要:本文从示范引领、循序渐进、多元激发和积累升华四个层次具体阐述了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策略,对如何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一个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261-03
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读出来。它是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在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课程标准中的这一目标落到实处,本文就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谈几点体会。
一、示范引领――带读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由于自身知识、阅历的限制,他们的识字量较少,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对于文字内容的理解较困难。教师的带读可以引领学生迅速进入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让他们直接感悟处理字词句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深入到教材中,理解文本的情感,把握文章的基调,用字正腔圆的语调、节奏、韵律,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信息,带动学生,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启迪心灵。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本的意境,获得美好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朗读水平,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教学《王二小》一课时,教师用激昂语调,带领学生读出了对小英雄王二小的喜爱和敬佩,读出了对日本鬼子的憎恨,在读到
“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王二小”一句时,教师的眼睛湿润了,声音哽咽了,而孩子们真挚情感的流露,则化成了一片抽泣……教师这样声情并茂地带读,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带读时的语调、神情,从而可以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
二、循序渐进――练读
朗读首先要指导学生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读正确后再要求读得流利――即注意标点、停顿、节奏,不字字停顿、不拖音唱读,这中间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学时先要强调读“正确”,在此基础上读“流利”,最后要求达到较高的境界“有感情”。
《乌鸦喝水》是一篇优秀的寓言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就地取材,想办法喝到小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全文内容生动有趣,通俗简洁,非常适合儿童朗读。而正确流利地朗读,并从中丰富语文积累,感悟到乌鸦的聪明,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仍然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在导入课文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利用字卡认读生字,互评纠正,并有重点地指出难点字的读音。如
“怎、找、旁”等,解决出读正确的问题后,接着再让学生多读几遍,达到读流利的目的。再和文章中的图画对照,观察乌鸦喝不着水的表情。孩子们这时都会迫不及待,有的说:“太阳红红的,说明天气很热,乌鸦很渴。”有的说:“它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恨不得立刻把水喝光。”有的说:“瞧,它的两条腿伸得直直的,嘴拼命往瓶子里伸,肯定很着急!”当学生体会到乌鸦此时的心情时,读到“怎么办呢?”这句话时,学生的情感就被调动起来了。
指导学生充分地练习朗读,要循序渐进,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多练多读,才能读出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学生的朗读能力就是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逐步提高的。
三、多元激发――乐读
在教学时要采用

小学低年级朗读指导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