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经》四 战争徭役诗幻灯片课件.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四、战争徭役诗
战争诗和徭役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及情感都有相通之处:
1、战争和徭役在当时都被视为“王事”。所谓“王事”就是国事,是周人为国家必须履行的义务。
2、战争诗和徭役诗中除了若干战争诗表达了共御外侮、保土卫国的豪情外,其他则主要表现为对战争、徭役的厌倦,都有较浓郁的感伤情绪和思乡恋亲意识。
《诗经》中反映的战争
开国战争
对外战争
对内镇压叛乱的战争
豳风·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錡。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诗经》中战争诗的两种表现角度
(1)偏重于记叙战争的史实

(2)偏重于抒发战士的情感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水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常武》
《采薇》艺术特色
1、本诗既有叙事又有抒情,而重在抒情。诗中采用了叙事言情、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等多种抒情手法。
前三章起兴暗寓着征战时间的长久与征战的劳苦,与哀怨的情感相生相映。
诗的第六章在写景抒情上尤其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既是写实的,又可看作一个“象征情境”,即使脱离了原诗,一样可以提供给我们一种美感上的充分满足。
2、本诗的结构主要通过一系列回忆的镜头的组合,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了从军征战的生活。
《东山》
《毛诗序》说是“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
朱熹的《诗集传》则认为是“周公劳归士词,非大夫美之而作。”
其实,从这首诗的口吻来看,更象是一位归乡战士的自叙之词。
化实为虚的写法
杜甫的名篇《月夜》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喜雨洒江天》词里写道:“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误归舟。”

《诗经》四 战争徭役诗幻灯片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8843242
  • 文件大小438 KB
  • 时间201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