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经》战争徭役诗简论--毕业论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标题】《诗经》战争徭役诗简论
【作者】高霞
【关键词】《诗经》  战争徭役诗  情感内涵  艺术特点  影响
【指导老师】李金荣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它真实反地映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极其广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诗歌是以战争和徭役为题材的作品。据笔者粗略统计,《诗经》中以战争和徭役为题材的作品大概有30首左右,约占《诗经》诗篇总数的10%。《诗经》中这类题材的作品不但数量多,内容丰富,情感复杂,而且也是《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诗歌类别之一,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认真研读这些作品,不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诗经》中这类题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而且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诗经》的思想内容,认识周代的社会生活和民族心理,掌握其艺术特色及影响等,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故本文即以《诗经》战争徭役诗为观照对象,拟就其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影响等展开论述,以期对以上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一、《诗经》战争徭役诗的思想内容
战争和徭役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特定历史阶段的两大活动各有其特质,但从周代社会的具体情况看,从当时人们的观照角度看,二者是有许多相通之处的。首先,战争和徭役在当时都被称为“王事”。如写战争的《小雅?采薇》:“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写徭役之苦的《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事”即指国事,参加战争和徭役都是周人必须履行的义务,这在他们看来,都是国事。其次,《诗经》中30首左右的战争徭役诗虽然由于时空跨度较大,叙事抒情的背景和角度各异,表达的内涵及情感也较为纷繁复杂,但是从民族文化心理上看,其中绝大部分篇章的主旋律是相近的。由于周人重农尊亲、安土重迁的思想,所以从总体上看,周人将战争和徭役都视为对农业生产和伦理亲情的破坏。由此《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除少数几篇表达了共御外侮,保家卫国的豪情外,其主要表现为对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为浓郁的感伤思乡恋亲意识,从而凸现出较强的周民族文化心理特点。[1](P63)综观《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大致反映了以下几种情感内涵:
(一)正面描写战争,歌颂军威,表现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诗篇
这里所说的民族是指以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为基础所形成的华夏族的主体。中原地区做为华夏族的核心文明区域,是早自炎黄以来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它经历了尧舜时期和夏商两代,其文明程度已远较周边地区要高。[2](P212-213)华夏族在当时社会中起着主体的作用,无论在经济上、军事上都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周王朝自视为上方大国,带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使他们在对外的征讨或防御战争中,都带有一种必胜的信念和自豪感。如《小雅?六月》、《小雅?出车》、《大雅?江汉》、《大雅?常武》等都表现了种种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小雅?六月》为例: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猃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代猃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

《诗经》战争徭役诗简论--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irth201208
  • 文件大小73 KB
  • 时间2018-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