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行为及治理对策
[ 摘要] 在我国,某些控股股东在公司申请上市时披露虚假信息,欺瞒广大投资者。在上市后,更是变本加厉,通过关联交易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以上
8 t tt o m
市公司做担保、披露虚假财务信息、控制股利分配和控制权转让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侵害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从上市公司治理、公司外部监管等角度提出治理对策。
[ 关键词] 控股股东侵权行为中小股东治理对策
何谓控股股东,认为一个股东如果8 tt 持有20%~25%就能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据巨潮网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05年4月底,%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在25%以上
8 t tt o m
,可见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存在着控股股东,部分控股股东利用
t8. com
其自身的优势地位通过种种手段侵占中小股东的权益,拖累上市公司,大名鼎鼎的ST猴王、ST兴业、ST轻骑都是代表。
一、控股股东侵权的主要表现形式
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权益有多种表现形式,分为以下几种:
。在我国,上市指标是稀缺的资源。取得了上市资格,就等于获得ssbbww了从资本市场圈钱的资格,而圈钱的最大受益者是控股股东。在上市阶段,控股股东往往 t8. com通过种种手段扶持上市公司上市,如将优质资产剥离给上市公司,从而获取上市资格。为了dd dtt. com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控股股东往往 t8. com以低廉的价格通过关联交易将优质资产转移到上市公司,同时ssbbww. com用较高的价格收购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为上市公司创造利润。
t8. com
关联交易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据调查到2004年11月底,沪、深两市有61家上市公司应收帐款中大股东金额超过了2000万元,有25家上市公司应收帐款中大股东欠款金额超过了1亿元,并由上市公司为其违规提供担保。其中大股东欠款比重超过50%的有21家。
。违规上市的公司上市后业绩难免会下滑,为了dd dtt. com可以,控股股东不会轻易让上市公司失去配股资格或者理8tTt8甚至是退市。因此. com,控股股东往往 t8. com利用
t8. com
其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控制,使会计行为为自己服务。例如帮助、指使甚至是直接策划上市公司进行虚假陈述,以虚夸利润、隐藏亏损,资金使用情况8 tt t 8. com或者东出资不实;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粉饰,的假象,蒙骗其他中小股东和监管部门。
t8. com
股利政策侵害小股东的利益。我国的上市公司中不分配或很少分配现金股利的公司,除了一部分由于. com经营业绩差,无能力之外,绝大部分应该是没有充分的理由长期不分配。究其原因,主要是控股股东不愿意和中小股东分享上市公司的利润,从而操纵股东大会通过对其有利的决定,控股股东以年薪或奖金的方式发放给自己派出的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关联交易使大量利润落入自身手中。实际8ttt8上是对其他股东权益的严重侵害。
。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的转让与完善的证券市场条件下的转让有着很大的不同,完全8 t tt8. com的市场竞价转让很少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权行为及治理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