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基础教育《传承孝道文化推进道德教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来源:本站| 作者:上沛初级中学信息中心| 日期:2013年10月24日| 浏览361 次] 字体:[大 中 小]
为贯彻落实《2012年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精神,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学校十二五规划目标及近年来课程建设的情况,制订《传承孝道文化 推进道德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弘扬孝道文化,充分发挥孝道文化在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在全校营造“孝德品行”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建设。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
“传承美德、弘扬孝道、构建和谐”。用三年时间(---)以“孝道”教育为突破口,推进学校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崇孝”美德,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使校园形成孝道氛围,尊老、爱老、敬老蔚然成风,促进师生和谐共进,并能辐射到家庭和社会。
具体目标:
通过“孝道文化”课程基地建设,我们的愿景有以下几点:
“孝道文化”课程基地建设,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育人环境。
“孝道文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孝道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丰富德育课程体系,探索切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特色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发挥德育课程基地的幅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学校、师生、社区等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继承和发扬孝道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髓,剔除和摒弃封建的落后的不合时宜的东西,在扬弃中发展孝道文化。能够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适用于中学生的孝道文化教育理论,用以指导学校孝道文化教育,并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孝道文化”建设,实现对学生的教育规划: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将着力从两个大的方面具体实施:
“孝道文化”课程体系的开发。要建设高质量的课程基地,必然要开发高水平的课程体系,为此我们经过充分调研和专家论证,决定以“孝道文化”为主线,以跨学科,社团化,校内外为原则,开发适合我校实际的“孝道文化”课程体系。为此我们将从四个方面着力实施:
(1)以“孝道文化”为主题,打造特色鲜明的育人环境。
(2)以“孝道文化”为主线开发适用于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校本课程资源。
(3)在校内建立社团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孝道专题活动。
(4)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以“孝”为主线的社会实践活动。
(5)以课堂为辅助,学科教学渗透孝道教育。
(6)以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孝道”准则的考核。
“孝道文化”课程基地的实施和长效运作机制建设。课程基地要发挥其幅射和示范作用,必须要有物质或非物质的成果,还要有成熟规范的运作机制。我们将具体实施以下工作:
(1)开展孝道的传承与创新,使孝道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生命力。
(2)探索构建新的育人理念,从中华传统文
孝文化的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