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以理性切问时代问题.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理性切问时代问题
摘要:《人民日报》观点版创办两年以来,其直面现实的勇气、锐气和正气,其时效性、开放性和思想性的表达,始终占据着舆论制高点,并成为主流观点供应者,由此引起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该报观点版的特点是以理性切问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为视点,着力探查其思想脉络与精神追求,以期真正成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温度深度体量者以及理性直面社会问题的思想勇士。
关键词:《人民日报》观点版;新闻意识;新闻视角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4-0164-07
2011年12月23日晚,《新周刊》揭晓了每年一度的“中国娇子新锐榜”,《人民日报·观点》荣获“年度报纸”奖项。颁奖词称:“它由《人民日报》评论部主理,是中国主流媒体的最大惊艳;它有直面现实的勇气、锐气和正气,以其时效性、开放性和思想性的表达,已成,主流观点供应商。它高屋建瓴,又能微观中国;它体认异质思维和沉没的声音,又在众声喧哗中凝聚社会共识。它是给力的桥梁,沟通政府和民众;又是清醒的守望者,为社会望闻问切。它说‘人’话、察‘民’情,扩大了中国第一大报的肺活量和传播半径。”
《新周刊》被誉为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其“娇子新锐榜”创办11年来,一直坚持“传媒观点、专家意见、新锐视角
”,目的是“为这一年的中国立榜,为这一年的时代测量体温”。2011年末,由31位媒介精英组成的媒介精神推选委员会,在众多推荐提名的媒体中将“年度传媒之杂志”授予《看历史》,《江苏卫视》荣获“年度传媒之电视”,“年度传媒之网站”花落“新浪微博”,“年度传媒之报纸”的桂冠则戴在《人民日报》观点版的头上。如此殊荣给予《人民日报》观点版却引发出不小的争议:对此结果褒奖者不乏其人,认为它是在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转而向体制内喊话,从“本报评论部文章”依稀见到80年代胡耀邦麾下“特约评论员文章”的风采。党报在特殊历史关头总有良心和良知喷薄而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官媒对社会改良的杠杆作用不可低估。而讽刺挖苦者也如过江之鲫。但是,其中明显的事实是《人民日报》在这两年之中的变化与探索不容小觑,尤其是观点版的创办以及一路风雨兼程中的理性探索更值得细致反思。
一、自觉回应深度变革的时代
《人民日报》观点版创办于2010年1月7日,至今已迈过整整两个年头。对于观点版的创办,创办者——人民日报评论部自认为这是“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一块评论类版面”。
至于创办的原因,在2010年新年伊始刊发的《致读者》中这样说道:“本版旨在为干部和群众提供发言平台,在同读者的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力求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同时认为,“人民日报的评论,一直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厚爱。在观点版中,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在党心和民心的共鸣中,保持人民日报评论的锐气、朝气。”
时至2011年,人民日报评论部再次刊发《致读者》,文中既回顾了该版面创办一年来的探索,也间接追述其具体缘由:“从探讨信任流失产生‘社会墙’,到关注‘物质潮流中的心灵之惑’;从思考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到追问现代社会应给道德怎样的激励;从社会的分层、流动与变化,到公共话语空间中你我共同的责任……一年来,我们从党报评论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保持对各类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的敏锐触感,力求在辨名析理、交流互动中形成普遍的社会共识。”
从上述两段自我表白式的陈述中不难看出,《人民日报》观点版创办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当下中国的总体境遇,即中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期,也因之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必须破解的高难度课题。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中国开始实行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政策,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各领域的一系列“大变局”。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进入了一个全面的“崭新”时期。人们亦将“改革开放”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化状态,包括问题与争议概括称之为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整个社会的同质性消解,即以往计划经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高度同质整合关系被打破,呈现出空前分裂状态,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文化以及经济与文化之间不再存在同质耦合,可以相互支持与阐释的‘配对’。而是,这三者的变革速度是不同步的,以经济为最快,文化次之,政治滞后。……同时,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内也呈分裂、多元的状态并异质化倾向,出现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多种政治因素的并存,以及多种文化价值取向并存的局面”。任何一次社会转型均是一场广

以理性切问时代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2-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