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年鉴后记
康乐年鉴后记
马晓春
《康乐年鉴》在中共康乐县委、康乐县人民政府的领导重视下,在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全体编纂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历时七月、八易其稿、付梓出版、亦值庆贺,这是全县出版的第六部年鉴。
回顾年鉴编纂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严组织。XX年11月,成立《康乐年鉴》编纂委员会,下发编纂细则,启动编纂工作。二是严责任。由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发文,督促资料报送工作。县志办成立八个资料收集组,采取送模板、电话催、帮助写、通报督等方法,收齐180多个单位的年鉴资料。三是严把关。按照主编总纂统稿、文字改稿、电脑修改“一条龙”的工作方法,所有报送资料由主编马晓春在QQ群审核修改后,发送各乡、各单位补充审定。然后,由主编理顺次序、修改把关、删繁取精,于2月底形成初稿第一稿。四是严审稿。初稿形成后,由编辑马有明、马效元对各自负责的章节进行全面修改。然后,由主编再次审核把关、精心修改,形成初稿第二稿后送交印刷企业。主编再次排版设计,补充内容,审稿校对,印制评审稿。五是严审定。将评审稿分送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和四大院办公室及相关部门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再次进行完善。最后,经县政府审定,校稿无误后,出版发行。
回顾年鉴编纂感受,可用“难”与“苦”两个字概况,难的是资料收集,我们反复电话催、提供模板督、网上修改帮、上门协助写,但个别单位还是不配合工作、不提供资料,影响了年鉴编纂进度;苦的是修改录入,由于缺乏文字改稿和电脑操作人员,所有资料由主编在电脑审核、修改、排版,然后打样再改,排版再审等。由于修改完善《康乐县志》送审稿、编写地情丛书,加之编发全县学习教育活动简报,主编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实属不易。
在编纂工作中,编委会名誉主任、县委书记吴、县政府县长雍桂英,编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马得祥,编委会副主任、县政府副县长唐俊高度重视、解决难题,确保了编纂进度;各乡、各单位大力支持,按时完成资料提供、补充审定等工作,确保了任务完成,特别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办
康乐年鉴后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