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数学课堂.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数学课堂
     富裕县忠厚乡中心学校魏喜祥
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为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供了可能。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单一,呈现方式灵活, 许多数学思想、数学法则和数学规律往往依附于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许多数学问题都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甚至有一些数学问题实质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现象的翻版,直接显示出生活意义。小学数学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以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并体现出时代的整体特征。这些因素正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先决条件。数学课程标准的建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并且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这无疑为小学阶段发展人的数学素养指明了方向。基于以上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人的数学素养,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巧选数学内容,让数感伴随学生同步成长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现实生活中,小学生从混沌未知到认识简单的数字,从而开始数学的学习。这其中有许多他们不明白的数学知识,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数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探讨生活中的数学,进而逐步引导他们步入数学殿堂,让数感伴随学生同步成长。如学生空间知识能力的培养,我就从下列几方面进行训练:1、认识形体、建立形象;2、面与距离的比较;3、图形的分解和组合;4、数立方体个数;5、图形概括;6、图形推理;7、找出隐蔽图形;8、图形组合的判断;9、图形的展开和折叠:10、图形的辨认;1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形体。通过这样由简单到复杂,由面刀体,由观察到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从而自觉认识和理解三维空间。 
认识理解数学,让数学细胞活在学生的肌体里 
  学生认识数、理解数和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数的结构和表现形式、数量的换算、数的大小关系、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定律等方面来获得的。因此,对上述的有关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内化,使数学细胞生活在学生的肌体里。例如“21”和“12”为后者的“1”的数值比较大,而前者的“2”的数值比较大,这都是由于数所处的数位不同,而致使“位置值”不同。又如: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后加减”?师生可以通过实例来说明,如果规定“先加减后乘除”,那么对于本身的运算是“先乘除后加减”的题目,就要使用括号来改变其运算顺序。如“2+4×5”,因为在客观实际中,先乘除后加减的问题多一些,而先加减后乘除得问题少一些,所以就规定“先乘除后加减”,就可以减少使用括号的麻烦。
二、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数学习题中的具体情节和数据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来取代,调动学生经验,引导学生吧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有用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教学“认识树叶中的比”这一课时,我就安排学生参与小组活动,人人参与捡树叶,小组中有的同学测量每种树叶的长与宽,有的同学计算比值,有的同学记录数据,在大量数据中发现了比值与树叶形状的关系,体会到了数学是生活“工具”的重要性。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识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效果与外在的学习情境密切相关。而一个良

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数学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8-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