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食品有限公司
建设4000吨农副产品储藏保鲜库建设
项目简介
一、项目名称:
某某食品有限公司建设4000吨农副产品储藏保鲜库建设项目
二、承建单位:
某某食品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地点:
某某村
四、项目建设政策依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五、西峡县概况
西峡县地处伏牛山南麓,系鄂、豫、陕三省交汇的金三角地带,也是豫西南的重要门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全县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为河南省第二地域大县,辖4乡12镇3个办事处,299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5万人。
西峡历史悠久、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资源丰厚。位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长江、黄河分水线。G312、G311、G209线三条国道,S331、S335、S249线三条省道,宁西(南京-西安)铁路、沪陕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三淅高速公路纵横交汇,是豫鄂陕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13万亩,有林地396万亩。林地面积占河南省的十分之一,南阳市的三分之一。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
“中国名优特经济林--猕猴桃之乡”。西峡盛产天然中药材1328种、279科,其中纳入药典目录的名贵中药材l50多种,山茱萸产量占全国的70%,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名优特经济林--山茱萸之乡”。西峡现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5类、38种,最具代表性的是“四石”:金红石储量上亿吨;红柱石储量居全国之首;镁橄榄石储量上亿吨;石墨是国内罕见的大型露天富矿。西峡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伏牛山主峰老界岭是中央造山系缝合带保存最完好的地质遗迹标本,被专家称为“中华脊梁”;是南北植物共生的多样性植物基因库;是休闲度假、避暑胜地,空气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6万个以上,被誉为“天然氧吧”。
在经济发展方面,西峡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生态大县、旅游名县”的奋斗目标,实施工业主导、开放带动两大战略,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初步走出了以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工业上形成了中药制药、钢铁及冶金材料、汽车配件和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农业上形成了以猕猴桃为主的林果业,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以香菇、白灵菇为主的食用菌
“果、药、菌”三大特色产业;第三产业上形成了以旅游为龙头、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77亿元,增长12 %;全县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完成410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70元,%;、,%、%。西峡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生态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文明县城”等国家级荣誉;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十快县)”等荣誉。
六、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西峡是河南省林业大县,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山产百货风行,千里万商云集”之说。西峡是河南省林业大县,有“绿色王国”之称。全县有林地面积300多万亩,现存树种85科900多种,盛产的木本粮油、山鲜果、野生淀粉、中药材、化工原料、食用山珍、野生动物等林副土特产品多达1200多种,年产量在一亿八千万公斤以上,被人们称为
“万宝山”。全县已注册农副产品28种,有21种菌果被欧盟国际生态中心确定为天然有机食品,被誉为21世纪的保健食品。全县盛开产板栗、核桃、柿树、野生猕猴桃、油桃、李郞李、金太阳杏。目前,我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杏李基地。其中,中华猕猴桃总产量居全国第一;香菇栽培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天麻栽培为全国县级产量第一;人工栽培和野生改造板栗基地30万亩。木材、油桐、生漆、乌桕、栓皮、芝麻、中药材、烤胶原料、森林动物等九项资源名列河南省第一。猕猴桃被授予“中国名优特经济林—猕猴桃之乡”,“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等荣誉称号。西峡香菇已被国家质监总局评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十佳商品基地县”、“全国小磨菇新农村示范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中国香菇之乡”、“中国食用菌无公害科技示范县”、“河南省食用菌生产基地”、“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2012年,、
某某食品有限公司建设4000吨农副产品储藏保鲜库建设项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