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李商隐诗集-李商隐诗集《菊》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托.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李商隐诗集-李商隐诗集《菊》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托

菊。《菊》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托物言志。以菊花自况。首联描摹菊花色调淡雅。丰韵翩翩。颔联用陶令。罗含典烘托菊花品格。颈联用“禁重露””怯残阳”写菊花深忧迟暮。暗含抱负不能施展。虚度年华之意。尾联言志。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赏识之意。这诗虽是咏菊。亦句句自况。物我交融。写得清绮秀逸。意思醒豁。
作品名称,菊。作品别名,菊花。创作年代,唐代。作品出处,《全唐诗》。文学体裁,五言律诗。作者,李商隐。
罗含宅里香⑶。几时禁重露⑷。实是怯残阳⑸。愿泛金鹦鹉⑹。升君白玉堂⑺。
注释译文。⑴融融:光润的样子。冶冶:艳丽的样子。
⑵陶令:指陶渊明。因其主彭泽县做过县令。故称陶令。⑶罗含:字君长。东晋桂阳郡耒阳人。博学能文。不慕荣利。编苇作席。布衣蔬食。安然自得。官至散骑廷尉。年老辞官归里。比及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时人以为德行之感。⑷重露:指寒凉的秋露。⑸残:一作“斜”。⑹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泛:指以菊花浸酒。⑺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创作背景。唐文宗开成四年。李商隐通过吏部考试。
释褐授官。做秘书省校书郎。但他在秘书省仅仅几月就被调到地方。担任宏农县尉。到任不久。又遭受一次打击。因为他把狱中死囚改判活罪。触犯了观察使孙简。被罢官。正碰上姚合代孙简任观察使。又要他还任。李商隐和姚合关系不错。但他内心深处对自己屈居县尉一事。始终不快。不甘久居。一心想入朝任职。开成五年。他的岳父王茂元入朝为官。他便告假携眷到长安居住。以求汲引。此年九月四日。
为谋求新的出路。他又辞去宏农县尉。到唐武宗会昌四年。在杨弁之乱过后。他又移家永乐。他自述此时自己“遁迹丘园”。“前耕后饷”。“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这首诗即作于此时。
作品鉴赏。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虽然诗中写到陶渊明。
但根本点则不是田园。而是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期望。通观全诗。诗人状物新奇。引典自然。锐意中有伤时。哀婉里有进取。大有孤芳自赏之意。绝无叹老嗟卑之嫌。诗一开头。先描绘菊花那可爱的姿色:“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首句写的是紫菊:“暗暗”真实地写出诗人对紫菊的观感。表明色彩并不明丽。“淡淡”又写明其色浅浅也不浓艳。“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便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那淡雅的风姿。
次句描写黄菊:“融融”这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说。这是“通感”或曰“感觉挪移”。在日常生活的经验里视觉。听觉。角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与交融。眼。耳。鼻。舌。身。各感官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因此颜色如有温度。

李商隐诗集-李商隐诗集《菊》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wkmei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