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究.doc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究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应用题的考查是数学本身的需要, 也是能力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九年义务教育大钢指出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难以掌握, 因此应用题,是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害怕,教师教学起来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强调认真审题,理解关键字句
认真审题是学生正确解题的重要前提,但它容易被学生忽视,从而导致错误。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强调认真审题,教授审题方法,要让学生学会找出应用题里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时既不多字也不少字,尤其是对关键性字句,要字斟句酌,切实领会。审题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五看”:一看已知条件;二看所求问题;三看关键字句;四看单位名称;五看提示要求。此外,还要多思多想,比如,看到
“多”要考虑谁大谁小,看到“倍”要判断哪是“一倍数”“几倍数”,看到“分率”要找出单位“1”等等。
二、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以指导思考方法为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如采用对应的思想方法、比较法、逆向思考、变式法、感知规律法等等。在教学中摸清学生对应用题的思维脉络,了解思维会从哪里起步,向哪个方向发展,将会在哪里受阻,以便点拨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及时引导学生向预定的目标前进。此外,多进行改变问题、改变条件的训练,使学生排除解题的固定摸式,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谓分析法,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为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例如:甲车一次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
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甲车运的和乙车运的);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已知的(甲车运的),哪个是未知的(乙车运的);应先求什么(乙车运的300+50=350),然后再求什么(两车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
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如上例,引导学生这样想:知道甲车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用50千克,可以求出乙车运煤重量(300 +50=350),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车一共运煤多少千克(300+350=650)。通过上面题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不论是用分析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思考方向,已知条件是解题的依据。
四、加强应用题与实际的联系
义教教材注意应用题的内容要联系实际。每部分内容都尽可能地反映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实际问题,使学生加深对数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