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疆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党的十八大重点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新思路,当前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行和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旅游业是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前景十分广阔。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旅游设施明显改善,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旅游业在促进对外开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之一。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亦凸显出来,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
从新疆本身经济发展路径看来,自新疆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伴随着内地援疆省份的经济援助,新疆大力承接内地污染产业专业,以及发展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造成看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态的破坏。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
1 循环经济及其重要启示
应对气候变化,实施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全球众多的科学家达成的共识是:人类社会活动排放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效应气体导致全球出现变暖趋势,如果人们不采取措施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减少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任凭全球气温升高,那么极地和高山的冰雪将融化并导致海平面上升,同时地球将更加频繁地出现恶劣气候。美国著名环境学家、地球政策研究所长莱斯特?布朗曾警告说,全球变暖将毁坏人类经过祖祖辈辈艰辛努力建立起来的文明。
循环经济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准则,使经济活动尊重自认系统的规律,重组构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自然协调发展。从而可以看出来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新疆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的最佳选择。
2 新疆的旅游业基础
(1)丰富的的旅游资源:新疆是以歌舞、瓜果、黄金玉石著称。其地大物博,山川壮丽,瀚海无垠,古迹遍地,民族众多,民俗奇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全国旅游资源共有68种,而新疆就有56种,占全国旅游资源类型的83%。整个新疆共有景点一千一百余处,居全国首位,在这广阔大地上,冰川雪岭与戈壁瀚海共生,高原山水景观蕴含在天山、阿勒泰山、昆仑山等世界名山之中,有着众多的雪域冰川、叠嶂雄峰、飞泉瀑布、珍奇异兽。这里有海拔8600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又有低于海平面154米的中国最低洼地,既有一泄千里的河流,又有光怪陆离的戈壁幻境,神秘莫测的沙漠奇观。保存完好的原始动植物种群,更显出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本色。
天山,天池,白杨沟,水磨沟区,葡萄沟,那拉提草原,胡杨林,罗布泊,喀纳斯湖,哈密,齐南山,丝绸之路,等数不尽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湿气不易进入,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一般说,冬季气温北疆高于南疆,夏季气温南疆高于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准噶尔盆地为零下20℃以下,℃,是全均气温在号称“火洲”的吐鲁番为33℃以上,℃,居全国之冠。
论新疆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