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校:清丰县第三实验小学
任教班级:一年级一二班
任教学科:语文
姓名: 张艳艳范安然
二O一三年九月
课题名称
2、i u ü
班级
科目
语文
课时
两课时
执笔人
范安然
执教人
张艳艳范安然
授课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i、u、ü,两个声母y、w,三个整体认读音节yi、wu、yu,配有一幅图画。这幅图富有生活情趣,阿姨正在屋前晒衣服,“衣”提示i、y和yi的音,衣服中间的花边和花边顶上的纽扣构成的图形提示i的形,衣服左边的树杈提示y的形;有一只乌鸦正站在池塘边的大树上,乌鸦的“乌”提示u、w和wu的音,乌鸦窝的形状提示u的形,屋顶的形状提示w的形;小弟弟正在池塘边喂鱼,“鱼”提示ü和yu的音,一条翘着尾巴口吐水泡的鱼提示ü的形。第二部分是i、u、ü、yi、wu、yu的四声。第三部分是比较y—i—yi、w—u—wu和ü—yu,同时学习y和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还安排了看图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yī、wū、yú和音节yā。第四部分是i、u、ü、y、w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i、u、ü、y、w及yi、wu、yu的发音和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读准i、u、ü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拼音知识在幼儿园已接触,所以要使用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I u ü三个单韵母和y w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 。
3、掌握i、u、ü、yi、wu、yu的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引导与复习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字母卡片、教学挂图。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第一课时
一、 复习导入。
二、 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复习a o e的四个声调。
出示单韵母的四个声调。
1、出示课文插图: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
2、谈话导入:
这农家小院真美。你看,小朋友住的房屋多漂亮!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小朋友们正在河边给小鱼喂食呢,院子的周围种着树,乌鸦飞来树上做窝,小朋友的妈妈多勤劳啊,她在做什么呢?(晾衣服)
以各种方式读。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复习学过的知识,导入新知识。
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 学习单韵母i
四、学习单韵母u、ü .
1、衣服的衣就是单韵母i的读音。
2、老师示范发音,学生看老师的口型。(嘴角向两边展开,不能变动)
3、学生模仿发音,齐读、个别读。
4、出示i的四声调,老师领读,指名读,打乱顺序读,齐读。
5、用i的四个声调组词。
1、学习u、ü 的读音,方法同上。注意区别i和v的发音方法的不同:嘴巴扁扁iii,扁圆嘴巴
学生跟读。
第二课时
一、童话引入,激发兴趣。
üüü。
2、认清iu ü的形,指导书写。
A、讨论怎么记住I u ü。
B、学习新笔画竖“1”、点“、”跟老师书空。
C、同桌讨论I u ü这三个单韵母在四线三格中所占的位置。
D、老师范写,学生书
.
在导入“y”和“yi”的新课学习时,我采用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导入新课:
学生试读。
学生描红
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为以后的书写打下扎实的基础。
星期天,小i(出示卡片i)一早醒来,就吵着要妈妈带她去欢乐谷游玩。小i的妈妈是大y(随机出示卡片y ,指导读法)。大y妈妈把小i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牵着她的手出门了,(这时出示音节yi),一路上,大家都和她们母女俩打招呼,称她们为yi(随机编顺口溜指导读法:大y小i一起走,还读i )。欢乐谷里的人真多啊!大y妈妈担心小i走失了,紧紧地牵着她的手,一步也不离开,所以“yi”是不分
学生边听故事边学习。
枯燥的内容,赋予极有生命的童话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yi”的四声在语言环境里的读法也是轻而易举的。
二、自编故事,积极参与。
开的。
在第一步的激趣基础上,把学生分成4人学习小组,共同动脑,自编“w、wu”的童话故事,学生马上就能自如地编出相应的故事,还把读音编成儿歌:大w 小u 在一起,不分离,还读wu。但是在编“yu”的童话故事上,学生遇到了阻碍,这时,教师灵机牵引故事的上半部分:“小ü的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没人带他出去玩,怎么办呢?小ü在家急得大哭……”故事的下半部,可让学生自由讨论续延下去。
学生主动动脑编故事。
如: “y妈妈见了,连忙去叫小ü,小ü见了,咧开嘴
张艳艳2、《iu》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