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于雪萍
推拿学
第六章
骨伤科病症
第一节颈椎病
第一节颈椎病
概念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病理性改变,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颈部的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通常将其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颈椎病。
第一节颈椎病
病因病机:
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颈椎解剖图
第一节颈椎病
病理
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
第一节颈椎病
诊断
1、病史
2、典型临床症状
3、体格检查
4、辅助检查
5、特殊检查
骨伤科病症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