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学科教案选
《移植花苗》的课时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十六中学张丽
教材分析
《移植花苗》是学习怎样在花盆里栽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上节课已学习过花卉分株的繁殖方法,通过分株得到的花苗,需要移植才能繁殖出另一盆花。移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株逐渐长大,花盆就会显得小些,需要更换花盆花株才能健壮地生长。所以,
本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全节中有重要地位。
在知识编排上,由于移植花苗是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有始有终。
因此本课先讲怎样准备花盆,进而讲到怎样移栽花苗,最后讲的浇水、移置的方法。
本课选用“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选择,目的是让学生动手动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实习,知道如何移植
花苗。本课着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CAI
软件辅助本节教学,采用一人一组的教学形式。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习移植花苗的操作技术,每人至少栽一盆自己或父母喜
欢的花卉,美化学校和家庭。
(2)求学习较吃力的学生,能够模仿老师的示范演示跟着做。
(3)要求大多数学生能够学会老师所示范的动作全过程,学会移植花苗的操作过程。要求中上等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移植花苗的操作技术。
求学生能把课本所学技能运用到生产、生活实际中去,并有所创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3、情感发展目标:
(1)通过盆栽法的实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通过播放大连市环境绿化方面的录相,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3)通过移植花苗的操作,提高学生对美化环境重要意义的理解,同时向学生渗透美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移植花苗的操作技术。
2、教学难点:花苗移栽得既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
四、课前准备
1、准备好教师上课所需器材,如小铲、喷壶、营养土、花苗、花盆、碎骨头等;并准备好教师上课所需教具如CAI软件、电视机、电脑、录放相机、录相带。同时教师做好演示CAI软件练习、做好上盆练习。另外布置并检查学生上课时所需工具、材料。
2、制定好安全措施、学生操作评定标准,并复印后在课前分发给学生。
3、展示学生作品,将按要求包装好。
4、制作分发给优胜者的小红旗。
5、通过与学生交谈、家访等形式,了解哪些学生对移植花苗感兴趣,还有哪些学生曾做过移植花卉,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其成为劳技课上的“小先生”、教师的小帮手。
五、“示范——模仿式”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
准备器材
1ˊ
师生共查器材
检查教师演示的器材和学生操作的器材。
摆放小铲、喷壶、花苗、花盆等操作所用
的器材。
能够保证学生动手
作。
导入新课
2ˊ
创设情境导入
课
请学生带着“大连
为什么这样美?中学生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看录相。
播放录相
请学生回答问题。
1看录相片段。
2回答教师提出的问
题。
如:大连美是因为绿化搞得好。美丽的花打扮着大连。我们要爱惜花草树木,用自己双手栽植花卉美化
大连等。
能够激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
讲解演示
8ˊ
直观演示掌握新
知
师用电脑显示移植花
苗的操作步骤并反复播放。
师提出如下
问题
盆底的排水孔上
摆放碎瓦片的作用是什么?(2)先在盆底铺一层营养土铺多少为宜?
这一问题学生如
果回答不上来,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即入没有放碎瓦片的花盆底上,覆盖营养土、到水,使营养土水从排水孔处漏下,让学生观察,说出作用。(2)这一问题难度大,学生如答不出来教师通过出示两棵花苗
学生看电脑动画,讲述移植的操作过
程
2、通过观看教师演示和电脑动画回答有关问题。可能回答的答案如下:(1)通水、通气;有利于植物呼吸;有利于换盆(2)花苗大,铺土少一些;花苗小,铺土多一些,并且要考虑到移栽花苗既不过深、也不过
浅的问题。
3、学生观察、记忆,述说移植花苗的过
程。
学生观察三幅图,
通过电脑显示,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全体学生都能初步了解移植花苗的操作过程。
通过两棵花苗的比较,用实例说明辅土的多少与花苗有关,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师提问质疑,拓宽学生解题的思路和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通过其它移植方法的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
——一棵大,一棵小,让学生观察、对照,思考铺土的多少,教师播放电脑动画,使学生明确铺一层营养土的多少与花苗有关。
移植花苗全过程用电
脑动画播放后,再播放本节重点:三盆操作图,让学生进行对照。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演
示移植花苗过程。并强调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问学生还有没有
劳动技术学科教案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