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BT项目模式下的风险浅析
摘要:
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人面临的风险,BT项目的立项、各种分析、设计都是基于对未来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各方面的预测基础上的,也是基于正常的技术、管理和组织基础上的,但在项目实际实施以及项目的运行过程中,这些因素可能发生变化,并可能由此产生BT项目的建设风险。
关键词: BT项目投资风险浅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BT模式概述
BT即“建设-移交”,是当今国际及国内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领域中被普遍采用的投资建设模式,指根据项目发起方通过对选定的投资人予以授权,由投资人负责进行项目的建设施工,并在规定时限内将建成后的符合质量要求的项目移交项目发起人,项目发起人根据事先签订的回购合同在一定期限内分期向投资者支付项目总投资并加上合理资金回报的一种建设模式。
二BT项目运作程序
政府确定融资模式、贷款金额、偿还资金的计划安排。政府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投资方,政府与投资方签订BT投资合同,商定双方的权力与义务,并将项目建设与融资权转让给投资方。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项目未来的收益情况及投资方的经济等实力情况为项目提供融资贷款。
投资方组建BT项目公司,对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并承担建设期间应承担的风险。
参建各方按BT合同要求,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推动工程项目建设,直至工程竣工验收。
投资方有偿将项目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按比例分期偿还给投资方。
三BT项目拓展
㈠政府核心诉求
建设资金短缺是政府决定采用BT模式的根本原因。自国家颁布《预算法》以来,地方政府不能编制赤字预算,也就是地方政府不能负债,包括建设财政领域。然而,若因为资金缺乏而不搞建设又制约投资环境的改善,社会发展将受到很大制约,自然也就制约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由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BT、BOT等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间接负债模式逐步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㈡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做好前期调研
1.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项目的可研报告、立项等,以及项目的推进已经进行到何种程度等,具体内容如下:
⑴应深入分析相关招标文件以确定BT项目真伪,包括项目合法性及项目运作前景预测等,确认项目是否纳入地方政府年度建设计划。
⑵项目相关批文和报告。具体来讲包括项目的立项批文,用地批文等。
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工程估算投资。
⑷项目前期费用的安排。政府是否可以对项目征地拆迁实行“包干”,即按初步设计概算中的“征地拆迁费用额”为上线,由政府负责实施。前期费用在一般建设项目中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浮动很大,一是关系到BT项目的投资总额,如果是政府承担,则投资人只需承担工程建设费用;二是政府是否包干前期费用对投资人控制整个投资总额至关重要,如果不“包干”则可能造成前期费用的巨大不确定性。
⑸重视对BT项目中招标单位回购担保的审查,以确保担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⑹业主的诚信度调查
⑺该项目的价值评价
项目的工程情况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工程地质、工程预算和概算等。尤其是工程预算和估算的核实和评价非常重要,必须由专业机构或人士进行评估。
BT项目商务条件包括回购方式、回购期限、回购进度、回
政府投资BT项目模式下的风险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