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数学课堂充满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其行”。小学数学课要想上得生动活泼,就必须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充满趣味。只有巧妙地创设课堂教学环境,使用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而又能合理地组织好数学的课堂教学,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空间,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充满无限趣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发现数学规律,自主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堂课产生兴趣
,虽说知识不算深奥,学生却不易掌握,更不易记牢。在以后的运用中就更谈不上灵活了,所以我在教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采用了激发学习兴趣法教学。“练武功的人说自己有绝招,老师没练过武功,可老师也有绝招!”我在此停顿了一下,观察学生,学生面面相视,个个都睁大了眼睛望着我,表现出一副疑惑的神色。沉默了几秒钟以后,有的同学干脆就站起来说:“老师你也有绝招?展示给我们看看吧!”“对老师也有绝招,这绝招是数学绝招,就是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3、5整除,不信你们任意出数验证一下老师的绝招灵不灵!
”话音刚落同学们便纷纷举手出题。我依次让每个人站起来出数,开始学生出的数是两位、三位,后来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六位、七位数,想为难一下老师,结果呢都落空了。老师果然有绝招,这时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把老师的绝招学到手呢?”“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我知道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已被唤起,学习兴趣也被激发,我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机,对着黑板上他们自己出的数提示学生,先看能被2、5整除的数的尾数规律,他们很快地发现能被2整除的尾数是双数,而能被5整除的数的尾数不是5,就是0,这样能被2、5整除的数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时学生有了成就感,也就很有信心去攻克3这个难关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规律对学生来讲难度就相对大一些,再加上能被2、5整除数规律的思维定势约束着他们,使他们一筹莫展,我就让他们发挥集体的力量,分组讨论,结果学生找不出正确的计算规律。总结的时候虽然学生说的不对,而每一个组说的结论我都笑着摇头,或给予反驳式的验证,这时刚才还满心欢喜找到答案的同学也进入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了。这时同学们都瞪着双眼企盼着老师给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我为了满足他们的胜利感,增强学习他们的信心,只轻轻地说:“你们将被除数之和除以3试试看。”学生一试果然灵验。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们都深深地松了一口气,使这一知识达到更深化的理解。
一、使课堂教学饱含“活味”
传统的课堂教学,被“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所禁锢,那些生性活泼、想象满怀、好奇爱动的学生,在教师的教学
“专制”下,主体性被扼杀得一千二净,被老师牵着鼻子痛苦地在知识的沙漠里艰难跋涉。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与教师的“一言堂”、“传话筒”、“搬运工”的陈旧教法有关,另一方面是教师缺乏“童心”和“童趣”。“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如果教师以成人的心态去组织课堂教学,学生无疑会失去“动”的本能,这样的教
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