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如何复兴
“重振索尼”的豪言背后,是一场艰巨和长期的转型战役。平井一夫为我们分享他的战略思路和管理心得。
索尼集团全球总裁兼CEO平井一夫是国际科技界的“万人迷”,这不仅在于他高大干练的外表、流利地道的美式英文,还在于他精通技术并擅长运营内容。
自1984年加入索尼,平井一夫亲身感受了索尼从行业顶峰到连续多年亏损这个残酷的过程。曾经的全球消费电子绝对王者正走在复兴之路上,平井一夫无疑就是带领这场复兴的灵魂人物。
2012年4月,平井一夫正式上任后出售了索尼旗下大量资产并对业务进行重组,发出“重振索尼”的豪言。在一系列举措之后,“重振索尼”也终于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财年,索尼净利润430亿日元(),实现了5年来首次全年净盈利。
面对苹果具有“破坏力的创新”、三星全产业链的整合优势及“土豪”般的大手笔市场营销,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索尼并不惧怕对手,而是把移动业务提到了重中之重,索尼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曾一度排到了全球第三。
但就在市场对索尼复兴充满期待时,该公司最新发布的季报显示,在截至9月30日的财季里,索尼净亏损193亿日元(),亏损较去年同期的155亿日元扩大。
难看的数字对平井一夫来说无疑是个打击。看来,平井一夫提倡的在新的硬件革新时代,以“One Sony(一个索尼)”凝聚全体员工参与这场复兴,任重而道远!
硬件革新的路口
记者:据悉您将在下个月举行的“201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发表主题为“发生在路口的内容和硬件革新”的开场演讲。您觉得与10年前相比,硬件现在处于怎样一个路口?
平井一夫:硬件产品单纯靠功能和技术比拼赢得消费者及市场认同的时代早已过去。新的硬件时代,产品开发、使用过程以及市场销售中都要关注到用户的综合使用体验。
比如索尼“Xperia Z1”智能手机,我们当初考虑的不仅是要让用户拍出很好的照片,还要让用户在拍照过程中的体验变得有趣,同时还要方便他们通过网络进行分享。
总而言之,现在的硬件产品需要“体验轴”和“感动轴”双轴驱动。
记者:您曾总结,在您上任后的18个月索尼都在防卫,现在要转为进攻,并要推出挑战极限的产品。索尼的产品定位是“酷”和“时尚”的代表,但现在苹果和三星的产品似乎更受用户欢迎,您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打造索尼的产品力?
平井一夫:任何公司在经营中都会有防守战略,比如成本控制、人事制度管理、架构调整、提升效率等,但对于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来说,只有防守是远远不够的,提升产品的生命力就是我们进攻。
2014年,索尼将在CES、国际移动通讯展等大型活动上展出更有趣和创新的硬件产品,有的甚至还只是原型机,这些产品都是我们进攻的有效武器。
至于挑战极限的产品,在过去一段时间,索尼的产品力的确有过低迷的时候,但从今年开始,我们开始推出一些有意思的或者只有索尼才能够做出来的产品,比如移动镜头、新一代头戴3D高清显示器以及PS4等。
挑战极限的产品是索尼电子业务复兴的重要支撑。虽然索尼的产品研发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但索尼已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电子业务复兴正处于中途,虽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记者:您亲自主导了索尼的几款创新产品,您是如何给予自己的意见?在您的心目中,什么样的
索尼如何复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