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日语可能表现的误用.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日语可能表现的误用
摘要:中国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可能表现时,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误用。这是由于可能表现的形式多样,意义繁杂,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区别,学习者不容易掌握。同时,中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容易受到汉语情态助动词的意义干扰,因而产生误用。本文由经常出现的误用着手,对误用的原因进行分析,以达到更好地掌握可能表现的目的。
关键字:可能表现;误用;情态助动词

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日语可能表现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误用:
(1)明日はいいお天?にはなれません。(×)
(2)日本に?くいて、中国?を?す?会が少ないので、中国?を?すことができなくなった。(?)
(3)最近は年のせいか、酒を?むことができなくなった。(?)
订正后应为:
(1’) 明日はいいお天?にならないだろう。
(2’)日本に?くいて、中国?を?す?会が少ないので、中国?が?せなくなった。
(3’) 最近は年のせいか、酒が?めなくなった。
上述误用十分具有代表性,也反映出中国学生在学习日语可能表现时存在诸多误区。笔者由这些误用着手,对误用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日语教学有所帮助。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误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日汉对于“可能”意义理解的差异

关于日语中“可能”的概念,《日本文法大辞典》(1971)中解释为:有情物(人またはその他の?物)が??によって表される?作をする可能性を有する。《国语大辞典》(1980)中对于“可能”的解释则为:?作主体がある?作を、??する力を有すること、又ある状?になる??みがあることである。
从上述两种解释中可以看出,这两种学说在概念表述上虽有一定差异,但对于“可能”的理解都是从“?作主体”或者“有情物”的有意识的动作实现这一角度出发的。
而汉语中“可能”一词的意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1983)则解释为:
表示客观的可能性,一般只用于未发生的动作或虚拟的情况。“可能”也用作名词,意思是“可能性”,也可以用作副词,表示“也许”、“或许”的意思。
a这个工程很大,不可能那么快完工。
b我看今天天气不错,不可能下雨。
c在这次行动中,可能遇到什么事呢?
汉语中表达“可能”意义的称为“情态助动词”,除“可能”外还有“能”、“会”、“可以”等。通过上述解释不难看出,汉语中“可能”具有推测、推量的用法,这与日语中表示“?作主体”或者“有情物”的有意识的动作实现是具有本质差异的。
人类语言内容通常由两部分构成,即表达客观事件内容的部分和表达说话人主观判断的部分。前者表达某一命题,我们可称之为“命题内成分”,后者表达说话人对该命题的态度,我们称之为“命题外成分”。日语中的可能表现多构成“命题内成分”,且其表达的意义是主语有意识做某事时有无妨碍,因此其成立的语法条件需具备两点:①主语为有生命体②动作为有意识动作。而汉语“情态助动词”则具有“情态用法(modality)”和“非情态用法(non-modality)”的双重意义,因此在表达上也更为复杂。
中国学生受汉语情态助动词“可能”、“能”、“会”等词语表达推测意义的干扰,认为“明天不可能是好天气”这样的句子同样可以用日语可能表现来表达,因此才出现了(1)的误用。事实上,这

日语可能表现的误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