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做谦恭有礼的中国人.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做谦恭有礼的中国人
“好孩子,讲礼貌。见到人,微微笑。心情好,没烦恼。这世界,多美好!”初冬的天气已经很冷,但从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幼儿园中班教室里传出的清脆的童声合唱,却让人感到春意融融。
走进这所幼儿园,你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礼仪之风:教学楼大厅的系列展板上,展示着该园的礼仪教育理念和各种礼仪教育活动;教学楼的通道里,张贴着该园教师参加礼仪培训的漂亮照片;幼儿园的围栏上,悬挂着该园从幼儿入园,到上课、午餐、活动,直至离园的礼仪要求;教学楼前的绿化区,也被命名为“礼爱园”;而每一个见到你的老师和孩子,都会彬彬有礼地向你点头问好……在这所以礼仪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里,面对这么多知礼、明礼的可爱的老师和孩子,任何人恐怕都会自觉地检点自身的言行举止,唯恐有什么失礼之处。
以礼仪教育立园
事实上,从2010年9月惠济区实验幼儿园开园,园长冯静就开始思考拿什么作为自己园的特色。刚开始,他们曾考虑过以英语教学作为特色,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否定了。因为不仅幼儿园开展英语教学在社会上存在争议,惠济区实验幼儿园也缺少专业的英语师资。“如果你在孩子学习语言的起步阶段教给他的竟然是不正确、不标准的发音,那么这样的英语教学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是一种错误。”冯静说。
最终,惠济区实验幼儿园选择了礼仪教育作为教学特色。这不仅是因为当前的中国教育界正在兴起着回归传统、复兴国学的潮流,也与该园管理者的教育追求以及该园的实际情况有关。
冯静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中国历来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几千年来的发展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孩子自身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不容回避的一个社会现实是,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父母长辈娇生惯养。一些孩子到了幼儿园,也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自私、独占、不愿与人分享的特点,缺乏基本的交往能力和礼仪规范。这对孩子的在园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发展都极为不利。
同时,处在城乡接合部的惠济区实验幼儿园,家长的成分比较复杂,个别家长对孩子的榜样示范作用不够,甚至在接送孩子时对幼儿园教师也缺少基本的礼貌,这让冯静他们更加感觉到了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于是,他们在外出考察、内部调查、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决定将礼仪教育作为办园特色和立园之本,同时确立了礼仪教育的目标:传承中华文化,建立健全人格,将每一个幼儿都培养成为谦恭有礼的中国人。
从教师礼仪抓起
惠济区实验幼儿园大班年级长薛丹老师每天入园前,都会特别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和仪容仪表。“我们每天的晨会,除了安排工作、分享精彩,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那就是检查每一位老师的仪容仪表。所以我们园的老师都养成了习惯,每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干干净净了再入园。这已经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自觉地给孩子们和家长树立榜样,也让自己以一种优雅积极的状态进入工作。

根据幼儿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等心理特点,在开展礼仪教育之初,惠济区实验幼儿园首先制定了本园的《教师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师文明用语》,从职业道德、职业修养、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心理素养、交往能力等方面,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明确的礼仪规范要求,并建立了适合本园实际、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教研制度和园本培训模式。
据后勤主任冉国旗老师介绍,新聘教师

做谦恭有礼的中国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