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安排:1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熟悉: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并发症、预防措施
了解:发病机理、病理变化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临床表现、诊断
◎难点:临床表现、诊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一、概述
1997年5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以及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
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甲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因而引起人禽流行性感冒的病例,受到广泛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10月24日又公布了三件最新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自2003年底以来,已经有121个病例,62人死亡
禽流感为什么如此受到重视?
几次全球性爆发的惨痛教训
病毒的变异与整合使人类缺乏免疫力
与SARS类似的呼吸道传播途径不容易控制
至今缺乏人禽流感的特效药物和疫苗
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是一个球形的病毒,外有包膜,直径80-120nm
包膜上由血凝素(H)与神经氨酸酶(N),H/N常
常变异,根据H/N的亚型(H1-15,N1-9)进行分类,如H5N1,H1N1等。
H5N1型甲型流感病毒
1. 禽流感病毒
H5N1禽流感病毒(蓝色小球)正在攻击、破坏健康人红细胞(红色部分)
抵抗力
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 2分钟即被灭活。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活性。
水中存活一个月
粪便中存活一周
刘锐禽流感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