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地村庄新农村建设与规划的思考——以大连庄河市光明山镇金线沟村为例2008年1月第10卷第1期沈阳建筑大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enyangJianzhuUnive~ity(SocialScience):1673—1387(2008)01—0001—04关于山地村庄新农村建设与规划的思考——以大连庄河市光明山镇金线沟村为例彭晓烈,周阳雨,郝轶(,辽宁沈阳100168;,辽宁沈阳110004)摘要:以大连庄河市光明山镇金线沟村为例,研究山地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山地农村的,并探寻一种适合该类型地区的新农村,提出在新农村中该的问题关键词:山地村庄;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图分类号::A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宏伟目标后,各地新农村建设迅速开展,但是,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因此,新农村建设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避免将新农村建设运动化,,,山地农村的特殊性分析因自然条件不同,山地村庄与平原村庄在村庄建设用地布局,产业发展,设施建设情况,综合防灾,街巷空间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规划应该对不同类型村庄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最适合村庄发展的建设模式….,可集中建设土地稀少山地农村普遍村域面积广阔,,山地农村的村域面积虽然广阔(普遍为平原村庄的2倍以上),但可集中建设的用地相对匮乏,村民居住建筑用地布局十分零散,,,,全村总户数约为1450户,其中农业人口约4670人,,呈散点式分布在村域内,其中山头,前旋城,后旋城,北沟四个自然屯位置相对集中且人口所占比重较大,,自然屯数目增加,建设用地形成"点多线长"的布局结构(见图1).山地村庄的特点是山多地少,收稿13期:2007—09—12基金项目:辽宁省建设厅研究项目(0608—52)作者简介:彭晓烈(1971一),男,湖北潜江人,副教授,(社会科学版)第10卷适宜建设的土地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现阶段基本得到了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如何集约使用土地,,现有产业集约化发展难山地产业发展除了耕种和养殖产业外,还可以借助自然的景色和山,林,水等资源开发旅游,休闲度假等第三产业,,山体多存在宝贵的矿产或特有植物等资源,可有计划地开采,以此招揽相应工业的项目落户,,山村具有发展多元产业的相对优势,,,村民及领导对企业选址统一规划的认识和考虑不多,这不仅使村庄整体布局更为混乱,分布零散,浪费了有限的可建设土地,也增大了零散产业有效整合的难度,使产业成规模,,设施使用率低山地村庄受"点多线长"的客观条件影响,其道路交通,给水,电力,教育,卫生,通讯等各项服务设施的建设或改造成本比平原地区村庄成倍增长,致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个别单家独户的村民仍然无法正常用水用电,更不必谈有线和宽带的使用.(a)溪边零散的居住建筑降低了公用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防灾任务艰巨山地村庄多在两山交接,地势相对平坦的位置进行建设,,灾害发生期山区受灾程度较之平原地区更为严重,生命财产损失更大由于基础设施工程在防汛蓄水,抗御自然灾害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而山区村庄防火,防洪等防灾设施建设本身就不健全,较之平原地区落后,,当有自然灾害发生时,村民生命财产的保护工作较难进行,,公共活动空间缺乏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村庄街巷与庭院空间的布置较为灵活,每条街巷都展示着不同的景观形象,给村民带来强烈的归属感
关于山地村庄新农村建设与规划的思考——以大连庄河市光明山镇金线沟村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