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企业“行为识别”系统设计(BI)
企业内部行为识别设计
企业行为识别的规范管理
“行为识别”系统的内涵、特征
企业外部行为识别设计
一、企业“行为识别”的内涵
现代CI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激烈的商战中逐渐演变发展起来的。起初企业更多地是孤立地运用标志等设计手段,缺乏系统化。后来,企业家和设计师发现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使企业拥有一个完整的形象,识别系统与企业管理相互结合,成为凝聚企业内部职员的一种管理方式,CI内涵也有了更深的开掘。
在日本,不少人喜欢把各大企业的独特作风比喻成某种“宗教”,如“松下教”、“本田教”、“京都陶瓷教”等等。这是因为这些公司已经成功地建立起了某种独特的精神传统,这正是中外企业家所致力追求的一种经营境界。
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光靠语言和媒体的宣传是不够的,还必须把企业理念深深地植根于企业员工的行动之中,使之成为企业素质的一部分。
一、企业“行为识别”的内涵
如果说MI是CI的“想法”,那么BI就是CI的“做法”,也就是说企业活动识别是CI的动态识别形式。作为CI的“做法”,BI有对外、对内两类活动。对内就是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教育培训、福利制度、行为规范、工作环境、开发研究等从而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则通过市场营销、产品开发、公共关系、公益活动等传达企业理念,从而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行为识别的内涵
通常又称为“企业行为规范”。它是在企业理念MI的指导下而逐渐培育起来的、以贯彻和实现MI为目的的一系列活动和措施。
任何行为的背后都蕴含着理念,没有行为表现的理念,只是一种虚饰;而没有理念指导的行为,只会是一种原始的冲动。
二、企业“行为识别”的特征
MI的传播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是静态的视觉识别系统;二是动态的行为识别系统。BI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两个特征:
行为识别的统一性
行为识别的独特性
MI的传播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是静态的视觉识别系统;二是动态的行为识别系统。BI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两个特征:
行为识别的统一性
它指企业的一切活动应该上下、内外都是一致的,即企业的全体员工和各个部门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绝对不允许企业中的任何人、任何部门与企业的经营理念相违背。任何不一致的地方,都会有损于企业的整体形象。
二、企业“行为识别”的特征
MI的传播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是静态的视觉识别系统;二是动态的行为识别系统。BI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三个特征:
行为识别的独特性
企业活动应通过其“独立精神”和差别化原则,体现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针,显示出与其他企业所不同的个性,这种独立于其他企业的个性正是企业理念的统合要求,也恰恰是社会公众透过企业活动识别企业的基础。
二、企业“行为识别”的特征
三、企业“行为识别”的内容
企业行为识别的具体内容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企业内部的行为识别;
二是企业对外的行为识别
行为识别的对内内容
管理层及员工教育
工作环境
组织建设
内部沟通渠道
行为规范与规定
行为识别的对外内容
市场调查产品开发与销售
公共关系活动
促销活动及其组合
公益活动
三、企业“行为识别”的内容
第一部分:企业内部的活动行为识别
从传播学角度讲,企业对内行为识别是对外行为识别的基础;对外行为识别是对内行为识别的延伸和扩展。
企业内部行为识别是通过对员工的教育、关心,使员工对MI达成共识,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体地,企业内部行为识别主要涉及企业内部组织传播与行为规范两个方面。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从以下若干方面着手:
1、强化组织的凝聚力
世界上成功的公司均非常关心员工
“原则是一个组织的唯一圣典”
要关心员工,更要公平对待员工
管理层率先垂范,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企业行为识别(BI)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