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啥补啥靠谱吗?
中医的食疗法里有“以形补形、以脏补脏”的说法,通俗一点来说,大致就是“吃啥补啥”的意思。比如以血补血、以脑补脑……不过,这些说法也存在一定的争议,甚至有些还是对中医食疗理论的某种曲解和误读。真正的“以形补形”指的是什么,并非所有人都清楚。所以人们在进行食补时,一定要仔细识别误区,不要盲目跟从,否则不但起不到滋补的作用,还有可能给身体带来潜在的伤害。
中医西医为何互掐
最早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发现了动物内脏与人的内脏在组织、形态以及功能方面都十分相似,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他提出了“以脏补脏”和“以脏治脏”的说法,并最终形成了中医食疗中重要的“以形补形”理论。后来,不少古代医学著作也都记载过有效的以脏补脏疗法,比如李时珍便主张“以骨入骨,以髓补髓”,并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不过在西医看来,却并不存在什么“以形补形”之说,他们更注重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认为动物的脏器是高胆固醇的食物,所以不宜多吃。
中西医的观点之所以发生矛盾对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医和西医形成各自理论体系的时代环境、方法手段截然不同,所以对待同一事物的看法也有所不同。比如中医所说的肾,并不仅仅是指器官,还包括神经、内分泌、生殖、免疫、泌尿等多系统在内的生理功能。而西医所说的肾,只是指肾这个器官。所以,不能用现代医学的脏器概念来理解中医的
“以脏补脏”理论。另外,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诊断上注重整体观,要辨虚实,虚证要补,实证则不能补,所以坊间流传的“以形补形”和“吃啥补啥”,很多都存在偏颇,是对中医理论的一种误读。
吃啥补啥只因心理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方法的引入,对脏器疗法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进展,进一步证实了“以脏补脏”有一定的科学性。比如从动物胰腺提取的胰岛素可治疗糖尿病;从猪肝中提取的猪肝核糖核酸可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慢性迁延性肝炎;动物胆汁中所含的胆酸钠、去氢胆酸等均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可治胆囊炎、胆石症、胆囊切除后综合征等。但这并不意味有了胃痛就要吃猪肚,得了心脏病要吃猪心,发生性功能障碍就要吃牛鞭和猪肾。先不说这些食物中含有多少营养物质,比如性激素,即使丰富,经过烹饪加工之后,也会损失大半或被破坏掉,吃进身体再经过代谢,还能发挥多大作用就很难说了。所以很多吃啥补啥的观点都是一种心理暗示,而并非食物本身带来的。
认清“李逵”、“李鬼”
坊间流传的各种“吃啥补啥”的说法,有些符合营养学理论,有些则并不科学,所以人们在运用“吃啥补啥”食疗法时,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喝骨汤补钙:很多人认为骨头中含有大量的钙,所以用骨头煮的汤也应含有丰富的钙。可实验表明,不
吃啥补啥靠谱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