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男生殖系感染
郧阳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泌尿外科
吴振启教授
概述
在男性泌尿生殖道有着共同的开口,在女性,尿道和阴道邻近,极易相互感染。
泌尿系防御功能
正常菌群的抑菌功能
尿道上皮分泌的粘蛋白
抗返流的解剖结构
尿液的冲洗和稀释作用
致病菌
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占60%。
其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等。
不同人群致病菌是不一样的
发病机制
菌群失调。
大肠杆菌表达K抗原,毒力强。
致病菌菌毛分泌粘附素。
尿路感染的易感性与血型抗原、基因型特征和内分泌因素有关。
诱发因素
梗阻因素。
机体抵抗力减弱。
医源性因素。
女性的解剖、生理因素。
感染途径
上行性感染,(大肠杆菌引起的肾盂肾炎)。
血行性感染,(葡萄球菌引起的肾皮质感染)。
淋巴感染,少见。
直接感染。
诊断思路
有无泌尿生殖系感染?
致病菌是什么?
病灶在何处?
病变程度如何?
有无病理基础?
标本的采集
中段尿
导尿
耻骨上膀胱穿剌
尿道分泌物
前列腺液
尿液镜检
革兰氏染色找细菌
WBC﹥3/HP为感染。
泌尿、男生殖系感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