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吻合口瘘原因及防治.doc低位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吻合口瘘原因及防治
毕业【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使用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68例临床资料。结果:全组6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6例(9%),其中1例直肠阴道瘘。结论:应用双吻合器技术使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操作简便、缩短手术时间、吻合牢固可靠。发生吻合口瘘原因复杂,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掌握吻合器操作要领和加强术后管理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关键。
【关键词】直肠癌双吻合器吻合口瘘
我科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期间使用双吻合器(Do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探讨吻合口瘘防治措施。
1 临床资料
1般资料:本组男48例,女20例,年龄28~79岁、平均(±)岁。结合术前肛门指诊和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探查,直肠肿瘤下缘距肛门的距离均≤7 cm。~ cm者27例,~ cm者41例。均使用DST行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Lo 22例;>5 cm 46例。27例肿瘤位于直肠前壁,33例肿瘤位于直肠前侧壁,8例肿瘤位于直肠后壁。
手术方法:行直肠癌手术的常规术前准备,术中分离、松解乙状结肠及降结肠后,将肠系膜下动脉主干周围脂肪淋巴组织清除,分别钳切结扎直肠上动脉,使其骨骼化。按TME手术操作原则采用电刀或剪刀,在直视下沿直肠系膜周围无血管区,即盆筋膜壁层和脏层之间的骶前间隙中锐性解剖、分离和清除髂血管旁及盆侧壁淋巴和脂肪组织,直至肿瘤下约4~5 cm,于肿瘤远端约3 cm预定吻合处清除、修整其脂肪组织。线型闭合器或凯途弧型切割闭合器闭合直肠远切端,切除荷瘤直肠。管状吻合器抵钉座插进结肠并绑牢在中心轴上;管状吻合器体部由肛门伸入直肠,与直肠近端行端捕宋呛希形成吻合口。吻合完成后检查吻合器内近远端两个切割圈是否完整并送病检。如手术视野条件允许,可局部行全层加强缝合。术中于吻合前用5睩u 1000 mg加入500 mL生理盐水行残留直肠灌洗。并于骶前间隙吻合口后方置自制双腔乳胶引流管1根,由会阴部引出,接持续负压引流。手术结束时用蒸馏水或温生理盐水冲洗盆腔,关闭盆底腹膜。
结果:本组68例使用DST技术吻合后有6例出现吻合口瘘(9%)。其中1例于阴道中部、后壁形成直肠阴道瘘。其吻合口瘘口大小: cm
× cm 1例; cm× cm 2 例; cm× cm 3例。6例均在术后第7天出现腹腔引流液浑浊,伴发热,白细胞10×109/L以上。肛门指检和冷光源肛门镜检查确诊为吻合口瘘。6例吻合瘘中有4例保守治疗失败后行横结肠双腔造瘘术,分别于术后1个半月和2个月恢复,后行造瘘口关闭术。2例经双腔引流管持续生理盐水滴注冲洗,同时全身抗炎、禁食、肠外营养或后期肠内营养。15 d后大便成型、冲洗液清亮,拔出引流管。
2 讨论
随着双吻合器DST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方便易行、省时安全、可靠,提高了患者保肛率和生活质量,对直肠癌外科治疗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使用DST后常出现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和吻合狭窄等并发症。吻合口瘘处理比较困难,单纯保守治疗难以使其愈合,往往需要手术治
低位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吻合口瘘原因及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