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 言 翻译.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言翻译

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掌握“留、对、拆、增、删、调”等六种翻译方法外,还需注意五看:
一看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省略宾语,省略介宾短语以及介词的省略)。在复习中,考生必须对各种句式的表现形式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才能运用自如。如:
1. (2004·福建)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文:
2. (2004·广东)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文:
3.(2004·上海)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译文:
二看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考查得比较多的是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如:
4.(2002·上海)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译文是:
5.(2003·全国)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是:
6.(2004·湖南)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
三看通假现象
通假现象大致有五种情况:1、音同形似;2、音同形异;3、音近形似;4、音近形异;5、音异形似。中学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有180个左右,平时注意了积累,考试时就不为难了。如:

7.(2002·上海春季)知者创物,能者述焉。
译文是:
8.(2004·青海)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译文:
9.(2004·江苏)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
译文:
四看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的考查近几年在文言文客观题中时有考查,并且多以古今异义的复合词出现。2001年全国题考查了“反间、南面、鼓噪、扰乱”,2002年北京题考查了“穷困”,2003年北京题考查了“具有”等等,2004年则拓展到了主观翻译题中。
10.(2004·天津)意气益厉,乘胜逐北
译文:
五看固定结构
固定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点。200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就考了这样一个句子:
其李将军之谓也:译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就考查了“其……之谓也”这个固定结构。
11.(2004·湖北)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译文:
[注意] 常见的固定结构有20多种,笔者认为以下几种需特别引起注意:
如……何、奈……何、若……何,译为“对(把)……怎么办呢”?如:若楚惠何?对楚国的恩惠怎么办呢?
何……为、何以……为、奚以……为   译为:“还要……干什么呢”?如: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上天要使我灭亡,我还要渡河干什么呢?
得无……乎、无乃……乎   译为:“恐怕……吧”?如: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
庸……乎、其……乎  译为“难道……吗”?如: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难道我中国果真是老大吗?
       在实际运用中,上述九种翻译的方法往往要结合使用,要注意各个不同方面的要求,才能辩清词义,译出忠实原文、表意明确语言而又通畅的好句子来。
二、文言文翻译热题
,翻译文中划线句(5分)
予尝按

文 言 翻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60 KB
  • 时间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