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因细节而美丽
——对我县公厕情况的调查和思考
公厕是一项公共基础设施,也是我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基本标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一座城市公共卫生水平的标志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内涵,彰显着一个城市的人文关怀。城市因细节而美丽,高楼大厦、花园马路是城市的外在,而公厕等细节体现的则是它的内在,做好细节,我们的城市才更有魅力,而每做好一个细节,我们也就离国际旅游城市更近了一步。我县作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核心县,承担着做好城市细节的具体任务,要将公厕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摆在更高的位置上,要从加强自身管理着手,积极探索公厕发展新方向,不断完善公厕管理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从细节着手,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推进我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目前市县现有公厕115座,其中水冲公厕17座,旱厕98座。今年5月我县投资168万元对现有16座水冲公厕内部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这些改造后的公厕造型美观、样式新颖、功能完善,配有专职人员管理,卫生质量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持,公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根据国家建设部《城市公厕管理办法》规定,修建公厕距离是:城市繁华街道300——500米;一般地段750——
1000米;未改造的居民县100——150米;新建县300——500米,按照以上标准,市县主要街道、景县周边的公厕还存在一定缺口。如果按城市每2500人应拥有一座公厕的标准,我县37万人,115座公厕,数量上基本能够满足市民正常生活需要。
公厕的建设和管理不仅关乎民生,而且关系我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涉及城市形象,是展现城市魅力的一个重要细节。从此次调研看,目前我县的公厕现状远未达到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标准,在卫生条件、分布情况、管理水平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存在着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分布不均,档次不高。市县内符合标准的公厕数量配置不足,公厕分布不平衡,多数集中在平房县域,景县周边和主要街道公厕数量较少。在一些繁华路段,人群聚集的地方缺少公厕,存在入厕拥挤、排队等候、如厕困难等问题,给市民和外地游客带来极大不便。部分公厕位置偏僻,没有醒目指示牌。而且有些公厕建成较早,档次不高,房屋陈旧、设施简陋、主体容貌较差,难以管理和清洁,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并且与我市的城市形象极不协调,亟需进行拆除或翻建。
二是选址困难,建设难度大。部分地段建筑密度过大,很难找到空闲地修建公厕。另外许多人对公厕的态度颇为矛盾,既需要它,而一旦它要出现在自己居住附近又竭力排斥,厕所“搁哪里哪里臭”,谁都不愿意建在自家门口。部分需重建厕所
也迫于居民压力存在拆了容易,重建难的问题。而且公厕的选址要符合市政建设要求,需经市规划、文物、园林、市政等多个部门批准,审批较为复杂和困难。
三是资金不足,县财政压力较大。初步预算2012年旱厕改水冲公厕19座,新建公厕8座,需建设资金在千万元左右;公厕基础设施维护费每年需上百万元;水、电、暖等入网、使用等每年也需缴纳大量费用;2012年公厕建设预计总投资额约为2205万元。目前公厕的建设、维护、管理,主要依靠县财政支持,虽然我县资金投入比例不断增大,但与整个环卫事业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投入与需求矛盾依旧突出。
四是维护困难,设施人为损毁严重。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市民素质不高等原因,公厕内的挡板、脚踏阀、玻璃等基础
城市因细节而美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