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为何古筝容易走音.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为何古筝容易走音?
走音,有时候也被称为跑弦、跑调等,是指乐器由于某种原因偏离了标准音高。几乎所有的乐器都存在这个现象,但相对来说,古筝是相当容易走音的一种乐器,有时候甚至只弹了一首曲子就要适当调校一下。有人认为,走音是乐器质量问题,只要古筝质量上去了就不会走音,这种说法有一定片面性。虽然质量好的古筝会减轻古筝走音的几率和严重程度,但仍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其实,古筝容易走音与其自身的演奏特点有着直接关系。 
绝大多数弦乐器都具有改变音高的功能,如小提琴、琵琶、古筝、二胡、吉他等。这也是弦乐丰富多彩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物理原理我们可以知道,一根弦的振动频率的与三个要素有关:截面直径、长度和张力。具体描述一下就是:越细的弦音越高,越短的弦音越高,越紧的弦音越高。通过简单的实践和观察,应该很容易发现这些细节。因为弦本身的粗细是确定的,所以在演奏中,我们是依靠改变弦的长度和张力来改变音高。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弦乐器都以改变弦的长度的方法来改变音高,比如小提琴、琵琶、古琴等都是这样。这些乐器一般都有指板或者品,利用手指临时改变弦的有效振动长度,使音高发生改变,而弦的张力基本不变。这种改变音高的方式对于弦的影响相对较少,所以这样的乐器也不易走音。 
但筝是个例外。它的有效弦长是完全固定的,没法采用上面的那种改变弦长的方式来改变音高,它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改变弦的张力来改变音高。无论是滑弦、按弦、揉弦、颤弦,均是采用在筝码另一侧下压的方式来改变音高。这种方式对乐器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弦在这种一松一紧的反复作用下会逐渐变形,同时,岳山、穿弦孔等承担了较大压力的部位也会因此产生变形,筝码也会产生位移,虽然这些变化比较微小,但却会比较容易导致走音。同时,这样的反复按压也会使弦产生金属疲劳,所以中音区承担了较多滑弦、按弦的筝弦比较容易断。这也可以解释一些筝友提出的较新古筝更加易走音的问题。
 
采用改变张力来改变音高的方法的弦乐器极少,在比较常见、普及度高的乐器中,只有筝是采用了这种方式。在较为少见、认知度很低的乐器中,还有独弦琴、箜篌等个别乐器采取了这样的方式。 
所以,古筝容易走音与很多因素有关,但最关键的应该是它独特的演奏方式所决定的。不过,相对于古筝独具魅力的艺术特点来说,这样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为何古筝容易走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8-09-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