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侯宝林的故事.pps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侯宝林的故事
一、“侯宝林”的由来
二、坚难的婚姻抉择
三、文革中的相声剧
四、为毛泽东说相声
五、幽默应对显功力
图文:网络/ 编制:张幼君/ 2015-07
手动翻页
侯宝林(1917—1993),满族,北京人。侯宝林先学演京剧,后改说相声,是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他曾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指导、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侯宝林对相声艺术有三大贡献:1、带头净化相声说演的语言,提高相声的审美趣味。2、在创作和表演的同时,注重相声的理论研究。3、创作、整理和演出了30余段堪称精品的经典性相声节目。
在60年的艺术生涯里,他潜心研究并发展相声艺术,以他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使相声达到一个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峰。
侯宝林四岁时由舅舅张全斌从天津送给北京的侯家,此后改姓侯。侯宝林少时无大号,只有个小名叫“小酉儿”。侯宝林酷爱相声艺术,上世纪三十年代拜京城著名的“相声五杰”之一的朱阔泉为师。当时, “相声五杰”在西单相声棚使活儿,享誉京城。
一、“侯宝林”的由来
1933年初夏,京剧大师周信芳进京在广德楼献艺,演出拿手戏《萧何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等戏,一时轰动京城,三天的票预售一空。周信芳的艺名叫麒麟童,当时就已大红大紫。朱阔泉慕名去广德楼拜会周信芳,一则与大师结交朋友,二则观摩大师演出,学习京戏风格,来丰富自己的相声。
这天,朱阔泉匆匆前往广德楼,不料,因没买上票被门房挡了驾。尽管朱阔泉左右说明、解释,亦无济于事。门房说:“这是‘麒老板’定的规矩,请先生多多包涵。”朱阔泉说:“我是朱阔泉,是麒老板的朋友。”门房说:“那好,请朱先生稍候,待我去禀知麒老板。”
说完,门房急匆匆来到后台,报知周信芳。周信芳沉思了一会儿,说:“在北平,我没有叫朱阔泉的朋友?”门房说:“朱先生胖胖的……”周信芳说:“不敢认,请回吧。”门房回到门口,对朱阔泉说:“麒老板不认识你,没你这个朋友,请回吧。”朱阔泉一听傻了眼,心里说:周信芳好大的架子,于是又恳求门房再去禀知麒老板。
谁知门房一听就火了;“再禀知,麒老板也不认识你,还是花钱买票看戏吧。”这句话,只羞得朱阔泉无地自容,气冲脑门儿,一跺脚,好!这个朋友不交了!朱阔泉越想越窝囊,好你个麒麟童!我收徒弟就叫“麒麟童”!非羞辱羞辱你不可!
后来朱阔泉收了三个徒弟,大徒弟姓李,起名“李宝麒”;接着收了“小酉儿”为徒,起名“侯宝麟”;后又收了姓王的徒弟,起名叫“王宝童”,结果“宝麒宝麟宝童——麒麟童”全齐了,遂了朱阔泉的愿。建政后,侯宝林为了消除这场误会,便将“麟”改为“林”了。这便是“侯宝林”的由来。
侯宝林在建政前跑码头的时候,常去说相声的地方,一个是天桥,一个就是鼓楼前。旧北京最热闹人最多的地方有四个,天桥,前门大栅栏;东单至东四牌楼那一段,还有就是鼓楼前(现在叫地安门大街)。民间艺人最活跃的地面,只是天桥和鼓楼两地。
二、坚难的婚姻抉择

侯宝林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4.15 MB
  • 时间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