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社会心理学5.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社会感情感情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社会心理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比较缺乏,近代30年来已经有所重视,大大推动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第一节社会感情概述一、社会感情的概念:社会 感情是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由情绪和情感构成。情绪和情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情绪是指高兴、快乐、痛苦、悲哀等等,一般发生时间短暂、表面而且容易变化。情感是指责任感、幸福感、荣誉感、骄傲感、廉耻感等,深刻反映了个人意识或群体意识,比较稳定和深刻。它们的区别有三个: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反应侧面不同。情绪同人的需要动机相关,在需要得到满足或不满足时,会产生愉快或难过的感受。情感同认知因素有关,跟随在认知后面,对认知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心理体验和评价。两者的心理反应层次不同。情绪同人的本能相联系,它不稳定也不易控制,较低级。情感是社会化的结果,较高级,较长期,较稳定。情绪和情感的普遍性不同。情绪是人的低级需要的反应,反映了人的动物性的一面。具有普遍性。而情感主要靠后天的培养,含有较多的理性成分,并表达一定价值观、信仰或民族文化的特征,具有文化上的相对性。但情绪和情感并不是不相干的,在生活中是相互联系和难以分割的。情绪是对情感的袒露表现,情感表现为明显的情绪。母爱既有情感成分又有情绪成分,某种情感忍耐到一定的限度会出现情绪的反应。二、社会感情的功能。感情的动力功能。对人的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紧张情绪有助于调动体力。感情的强化功能。可以巩固和改变一个人的认知。良好的正情绪使一个人感知觉变的敏锐、记忆获得增强、思维更加灵活,有助于内在潜能的充分发挥。感情的信号功能。通过表情外显来传递信息,有加强言语表达力的作用、提高言语生动性的作用、替代言语的作用、超越言语的作用。感情的感染功能。一般的情绪气氛感染,还有是被特定对象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感情的迁移功能。爱屋及乌。对他人的感情会迁移到与这个人有关的对象上去。这是情感的扩散和泛化现象。三、社会感情的维度。冯特的三维理论冯特于1896年第一次提出了情绪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可以在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这三个维度上度量。每种具体情绪都处在这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的不同位置上。这一理论虽然是出自主观描述,但是却比较符合实际。后来的多种情绪量表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至今有的量表也是以此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伊扎德的四维理论。确定了情绪的四个维度: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愉快度表示主观体验的享乐程度。紧张度和激动度均表示情绪的神经生理激活水平,激动度表示兴奋的程度,而紧张度表示个体对情绪情境的突然出现缺乏预料和缺少准备的程度;确信度表示个体胜任、承受感情的程度。这一理论根据客观测量,与冯特的三维理论有些相一致。四、社会感情的分类。扎依德的情绪分类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人类具有8种到11种基本情绪,它们是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和悲伤以及害羞、轻蔑和自罪感。复合情绪有三类;第一类是几种基本情绪的混合;第二类是基本情绪与内趋力身体感觉的混合;第三类为感情—认知结构(特质)与基本情绪的混合。复合情绪有上百种,有的可以命名,有的则不可以。2、克莱奇等的情绪分类。把情绪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第二类是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包括疼痛、厌恶和轻快。可以是温和,也可以是强烈的,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不愉快的。第三类是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包括成功与失败、骄傲与羞耻、内疚与悔恨的情绪。第四类是与他人有关的情绪,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情绪种类非常多,按照积极和消极的维度,最重要的是爱与恨两种。葛林伯等人的情绪分类。原始情绪。个人对情境此时此刻立即性的直接反应。面对威胁的害怕,失去亲人而悲伤。次级情绪:对于原始情绪与思考的次级反应指原始情绪不能为个人所接受而衍生的情绪反应。工具性情绪,它的表达是为了影响别人,利用哭泣来博得同情和安慰,以达到某种目的。习得的不适应情绪。这种情绪原本是因为环境需要而产生的适应情绪,但环境改变之后,原有的情绪反应已经不适用,个人却仍然持续使用。例如对无害的刺激害怕,对别人的关心感到生气等,这些常常是因童年经验或过去创伤中所学到的。第二节社会感情理论一、情绪心理学的观点詹姆士—郎格的理论。美国的詹姆士是最早系统提出情绪变化的理论的。认为情绪不是身体刺激直接引起的,而首先有身体的生理变化引起的。例如,外界刺激(看见老虎)先引发个体的生理变化(如心跳加速)与直接的行为反应(如逃跑),个体对身体反应的知觉才产生情绪(恐惧)。丹麦的郎格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情绪是身体变化的结果,而不是相反,后来的学者就将两人的理论合一,称为“詹姆士—郎格情绪理论。”对这一理论,后来的心理学家如奥尔波特给予了较高的

社会心理学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72 KB
  • 时间2018-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