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 beautiful smile”阅读教学为例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以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有效课堂成为当前阅读课教学的导向。阅读课教学的文本解读和处理过程,其实是教师帮助学生解构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和建构阅读体验的过程。深度解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提高阅读课堂有效性的保证。本文以新标准八下M9U2阅读材料A beautiful smile为例,初探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深入解读文本,优化活动设计,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本解读活动设计有效阅读
一、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就英语课程而言,北师大王蔷教授指出,英语课标修订将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思路导向。即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
然而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词汇、句型及语法的讲解,而对文本内容的处理只是蜻蜓点水,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忽视了它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好材料,忽视了其在语言上、思维上、情感上、价值观上的育人意义,从而造成了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很难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目的。
分析上述现象,教师对文本没有充分解读,未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是造成阅读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笔者以新标准八下M9U2 A beautiful smile 为例(文本见附文),初探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深入解读文本, 优化活动设计,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深度解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
本课阅读内容A beautiful smile来自外研社新标准八年级下册第九模块第二单元。本文以“smile”为主线,以时间为线索,讲诉了一个甜美的微笑改变了作者生活的感人故事。文字温暖而又精彩,语言地道流畅,内容真实丰富,读来很容易使我们仿佛置身于作者所处的环境中,对学生原汁原味学习英语非常有益。基于文本特点和学生阅读需要,笔者尝试从以下四方面解读文本,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高效阅读。
(一)运用文本特征,培养预测能力
利用文本特征的各种形式进行预测、激活已有背景知识、猜测中心思想,是阅读开始前的三种有效助读方法。读前预测是指学生在阅读前,对文本可能讨论的问题进行猜测,这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为阅读热身准备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插图、标题等文本特征入手,引导学生推测文本情节,有效地调动学生大脑中储存的与文章话题相关的各种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正式阅读做好准备。
,激活背景知识
阅读文本的插图往往与教学文本相联系,展现了文本的主要内容,能起到“导教”和“导学”的作用。插图不仅有提供直观线索的作用,还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善用插图,激活学生已有背景知识。
本篇阅读材料的插图是两个女孩甜美的微笑(如图),针对此文本特征,笔者依次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 Let’s describe: What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
2. Let’s predict: What’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3. Let’s talk: If someone gi
初中英语论文:以“A beautiful smile”阅读教学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