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伴我成长
摘要: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关键词:赏识创造性兴趣爱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132-01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如今,新课程不但有效地走进了校园,而且拉近了师生的距离。非常感谢新课程让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一、赏识学生激发兴趣
我尝试用尊重、赏识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第四单元“动手做(四)――七巧板”一课时,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拼摆好作品后,我和孩子们一起下位欣赏他们的作品,向大家展示他们的作品,让他们介绍自己的作品。孩子们动手欲望高涨,甚至有不少孩子合作,利用多副七巧板,拼摆出蝴蝶、美丽的大自然、快乐的圣诞节等美丽的作品。正是老师的赞赏,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挑起了他们的创造欲望,让学生主动融入学习,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美,体验到数学的有趣。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实施新课程,如采用以教为本,以本为本的本本主义课堂教学,无疑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给教师提供了创造的余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师的个人风格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教材运用到极致。教学一年级上册“比较高矮”一课,最初我是按教材流程设计的,但上课时,学生在教室里特别兴奋,一时难以静下来,见此情况,我马上改变计划,把方案改为:同学们,课间玩得高兴吗?还想再玩一会儿吗?我们接着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请你找一找你的朋友,比一比高矮,活动完后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朋友。活动后学生很快静下来,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我发现有两个孩子互指对方比自己高。我抓住契机,让这两个学生上台比一比,让台下的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学生在台上先面对面比,再背对背比,台下的学生忍不住大叫:不是这样比。于是我问学生应该怎样比,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应该站在同一起点背对背比。得出结论后,我再次让学生活动,再次比一比。活动后,学生补充:比的时候要站直,不要踮起脚。整堂课不依赖教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获取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兴趣是促学的动力
在《两件宝》的教学中,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线。将各种途径的学习方式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一堂课后,能够知道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依据新课标精神、课文的态度以及一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实现整体后部分、先记忆后理解的特点,为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力求使课堂结构设计讲求科学性、实效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片段一:谜语导入,激情引趣
上课伊始,我问学生:“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话音
新课程伴我成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