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课件
法律专题复习
知法用法守法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了解生活中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本知识点常以选择题、材料题的形式出现。
(2)法律的特征及作用常以选择题、简答题形式出现。
(4)违法行为的种类、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一般违法与犯罪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道德水平的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犯罪的危害性、加强自我防范,自觉遵纪守法、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善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考点,命题时常常结合时政热点创设具体情境(案例),考查考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题型多样。
(3)犯罪的特征、刑法的作用及刑罚的种类,常以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3、考点预测
法
律
一
国家制定、认可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具有普遍约束力
体现人们意志、利益
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违法)
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违法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标志)
刑法当罚性(必然后果)
主刑
附加刑
违法和犯罪之间的关系
专门针对位成年人的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家庭保护(基础)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为什么青少年需要特殊保护?
(1)一方面,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所以,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给予了无限的关怀和特殊的保护。
青少年怎样自我保护?
(1)杜绝那种认为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错误想法。
(2)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3)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部法律设专章规定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4)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拒绝黄、赌、毒。
条件
8、法律的三个特征 P87
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三个的特征:
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9、法律的作用及表现 P89—90
(1)法律的作用之一是规范作用。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法律的作用之二是保护作用。法律的保护作用表现在:①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②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11、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法律?
(1)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2)如果道德是人民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要守规则,做到不违法。
1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后果。P93
(1)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分类:违法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宪法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简称违宪行为。
(3)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4)违法行为的后果:任何一种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相对于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的情节恶劣,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13、正确认识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2)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的关系
中考政治法律专题复习课件教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