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读《汉字的构字规律》有感
细读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后,收获颇丰。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教师要想把汉字教好,首先必须要了解汉字,熟悉汉字构字特点。汉字虽然依存于汉语,但作为一种符号体系,它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它的构字理据,简称字理。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从结构上主要可分为独体字(象形、指事)与合体字(会意、形声)两种。(一)象形字是描画事物的特征或轮廓而造成的字。如“人”描画的是叉足而立的人形的轮廓,羊描画的是双角耸立的羊头的特征,月似一弯新月,但由于字形的演变,许多象形字今天看起来与其所描画的事物已有较大的距离。如“日”成了方形,“马”与它那驰骋飞奔的形象也已相去太远。(二)指事字就是在象形字上加上指示性的符号,以表示字义之所在。如在“木”的下部加上指示性的符号构成“本”字义表示“木”的根部;在“木”的上部加上指示性的符号构成“末”,字义有表示“木”的梢部。(三)会意是把两个或几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把这两个或几个字的意义融合为一个意义。如人言为“信”,目水为“泪”,竹毛为“笔”等。(四)形声就是用形旁加声旁的方式造字。形旁表示意义或意义类属,声旁表示字的读音。汉字有80%的字是形声字,而形声的声旁表音和形旁表义是有规律的。特别是形声字的形旁已将所表示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分类,这在确定义类、指导“泛知”、简化记忆等方面确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汉字组成的字根空间配置对字义有影响:如同样是“心跟亡”的合体,左右排是“忙”,上下排是“忘”,排列不同,导致不同含义;文字右边有“乂”这个字的部件,这表示右手(手的左偏旁表示左手)持某物对左边字根作某事(金文、甲骨文考古的发现),如果右手上面拿东西就变成“攵”,有这个字根的,几乎都是攻击性或是用暴力达成某件事,例如攻、败、敲、收、散、政、牧、敕等等。
汉字象征着中国文化,是非常典型的表意文字,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有着一定的构字规律。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非常重视利
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